自8月中旬開始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讓低迷多時的國際金價贏得了意外的“喘息之機”,后者有望錄得今年以來最佳月度表現。然而遺憾的是,這個“喘息之機”來得實在過于短暫。在風險資產拋售潮尚未平息之前,黃金的上漲表演已然結束,更在上周因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而錄得五周來最差單周表現。未能于本輪全球風險資產全線大幅下跌之時贏得資金涌入,凸顯出黃金作為傳統避險投資工具的吸引力嚴重受損——在通縮憂慮難消的當下,黃金的境遇尤其難以改觀。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全球央行行長年會將議題鎖定“通脹和貨幣政策問題”,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跌所引發的全球通縮擔憂。盡管美、歐、英等央行高官在會上均表示“看得見通脹在增長”,但從媒體反應來看,上述言論并沒有打消市場對于通縮的擔憂;相反,由于央行高官上述立場可能意味著貨幣政策緊縮,人們擔心政策干預可能導致通脹更加難以回升。在這種背景下,黃金前路恐怕沒有最險惡,只有更險惡。 對于黃金投資者來說,過去的兩年不堪回首。自2013年首次確認跌入熊市以來,全球實物黃金基金總市值縮水520億美元。上周,貨幣基金經理們剛剛將黃金凈多頭頭寸增加至6月以來最高,黃金期貨價格即出現一個月來最嚴重下跌。維持低位的通貨膨脹和美聯儲加息預期,成為制約金價上行的兩大關鍵因素。畢竟,相比于其他資產,投資黃金既無利息亦無分紅或者回報。投資者能夠期待的,似乎唯有避險,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點期待恐怕也要落空。在上周風險資產劇烈動蕩之際,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下跌2.2%至每盎司1134美元,為7月24日以來最大下跌,最終表現甚至不及其他資產。當周,摩根士丹利MSCI全球股票指數上揚0.5%,彭博美元現貨指數上揚0.7%,彭博商品指數上揚1.8%。 事實上,最打擊投資者對黃金信心的并不是在此之前更低的黃金價格,而是過去一周多黃金避險功能的缺失。這期間,全球風險資產大跌成為檢驗黃金投資的試金石。作為傳統避險工具,金價本應在股市下跌、避險情緒上升時上升,在股市復蘇時下跌;但從上周的情況來看,在周一全球股市恐慌性拋售的時候,金價也大幅下跌,當然幅度不及股市嚴重。而在股市相對企穩之后,金價也開始反彈。上周五,金價上揚0.8%至1132美元,不過較一周前創下的階段高點仍下跌2.5%,但較周低點1117美元有所反彈。技術圖形顯示,黃金價格與股市波動性指數之間正呈現自2013年10月以來最高度的相關性,這與人們印象中黃金作為避險工具與股市反向相關的印象相去甚遠。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眼下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仍處于高度去杠桿化的環境之中,全球增長擔憂重新出現,通縮陰霾遲遲不散,在這種情形下,黃金不可能有良好表現。有避險需求的投資者傾向于只購買國債,同時出售國債以外所有其他資產,包括黃金。 當然,在投資者意識到美聯儲今年可能僅有一次加息且加息幅度不會太大時,可能會有一些買家回到黃金市場。但即便如此,黃金需求持續下降仍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有實物黃金支持的全球黃金ETF持有量在過去一年間已經減少了12%,8月11日更縮水至2009年來最小規模。在美國通脹持續低于美聯儲2%通脹目標之際,人們完全無意通過購買黃金來抵御通脹上升。相反,過去12個月間已累計下跌逾50%原油價格更讓人們擔心通縮來臨。 據此,大多數交易員似乎認為黃金受制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和通脹低迷的狀況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短期既不太可能大幅下挫,同樣由于其避險吸引力的下降,也不可能大幅上揚,只是在市場高度緊張的時點,伴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起落可能會打破一個相對狹窄的區間。獲評彭博上季最佳金價預測者的RBC資本市場分析師史蒂芬·沃克爾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預計金價在2015年剩余時間將維持弱勢,并將其對下半年金價預測削減了13%至每盎司1125美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