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黃金價格的走勢和近年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黃金商品屬性增強 黃金在貨幣體系中主導地位的喪失。20世紀70年代,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黃金已基本非貨幣化,商品屬性逐漸增強;2000年4月,瑞士通過全民公決廢除了金本位制,黃金非貨幣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黃金價格的新一輪下跌,就是黃金貨幣屬性的進一步衰退,商品屬性的進一步增強。所以,黃金貨幣職能的衰退,是國際金價維持30年下跌的大背景。 黃金供給充裕 西方主要經濟強國出售黃金,造成黃金供給比較充裕。由于歐洲各國的黃金儲備長期價值被低估,如在1970年購入的黃金每盎司才35美元左右,出售黃金換匯,提高各國金融資產價值和質量成為必然選擇。瑞士準備出售約1300噸黃金,約占其黃金儲備的一半。英國也準備出售約415噸黃金,相當于其黃金儲備的5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也計劃將10%的黃金儲備變現。 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良好發展 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總體保持良好的發展局面,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投資黃金保值的需求不旺,難以刺激黃金價格上升。 除此之外,電子化發展,黃金在國際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而儲備成本卻是最高的。歐元的誕生也使歐元區國際儲備結構產生變化,歐洲中央銀行明確下調黃金儲備。這些都使黃金作用和需求受到影響,黃金價格下降也在所難免。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