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儲大幅縮水黃金越跌越買 央行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11月中國外匯儲備繼經歷了五個月的縮水后,剛有緩解又再現大幅縮水,而黃金儲備正在穩步增長。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至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4382億美元,較10月大幅減少872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再次出現大幅縮水。自2014年9月份以來,中國過去多年一路走高的外匯儲備突然掉頭直下,呈現不斷下降趨勢,特別從今年5月以來,外匯儲備逐月“縮水”,直至10月結束“五連降”。如今11月外匯儲備再度大幅縮水,10月的反彈只是短暫現象。 匯率的變化一直是導致外匯儲備規模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而11月份美元匯率保持強勢,外匯折算成美元時,外儲中的這部分非美貨幣資產估值必然出現縮水。據估算,因匯率變動帶來的外匯儲備余額下降規模為300億-350億美元,占近半中國外匯儲備降幅。 跨境資金流出是導致外匯儲備下降的又一原因。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在,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人民幣貶值和人民幣資產回報下降的預期;同時,美聯儲加息預期上升,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仍將持續,種種原因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再次升溫,個人和企業出于避險需要,增持了一定規模的美元等避險貨幣。 業內有分析師人士指出,12月外匯儲備仍有可能進一步下降,但總體幅度依然可控。 在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大、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高、中國實施藏匯于民政策的背景下,國際資本將呈現有進有出的態勢,外儲增量有正有負亦將成為常態。 黃金儲備方面,在金價低迷的時候,中國央行正在越跌越買。12月8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中國黃金儲備為5605萬盎司(約合1743噸),較上月末增加了67萬盎司(約合21噸),是7月開始公布黃金儲備以來的連續第五個月增持,并至少是5個月來最大增持幅度。 黃金價格下跌是央行增持黃金的直接原因,11月,黃金價格暴跌6.8%,創出2013年6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正是增持黃金儲備的良好時機。 早在今年6月份,央行黃金儲備已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自央行7月起按月公布儲備數據以來,黃金儲備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平均月增約15噸-20噸。分析人士認為,作為高安全性的國際儲備資產,黃金具有很強的國際清償力,央行連續增持黃金是為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并逐步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當前,中國黃金儲備占中國總儲備額不足2%,遠低于發達國家5%的水平。 人民幣加入SDR和央行公布連續5個月增儲黃金,都可以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信用,為人民幣增加征信,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增持黃金,減持美元有助于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與美元脫鉤,從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幣值穩定。 有人猜測,央行自2009年來新增的黃金儲備可能已超過2000噸,但為了將市場影響降到最低,每個月只是例行公布一點點而已。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認為這種可能性過去存在,未來照樣存在,因為隨著人民幣納入SDR,人民幣會逐漸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自己的貨幣實際上就成了“外匯”,戰略性降低美元外匯儲備是合理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