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倫周刊在周四(1月7日)的專欄文章中指出:毫無疑問,中國近期的貨幣和股票市場表現混亂令人瞠目,并成為了開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的最大看點。投資者希望中國停止過度干預人民幣匯率和股市,讓它們自由波動,反應市場的真實一面。 本周起,股票市場出現暴跌讓人回想起了去年的狂野表現。周四,上證綜指再度暴跌246點,跌幅7%,再度觸發熔斷機制,全然成為了2016股市新常態。從統計學上講,這種現象必須再發生相同次數才能稱為“不正常”。不過事實上,按照現行規則,去年一整年觸發熔斷的次數不下15次。 另外,中國股指也只是跌回了去年10月初的水平。那意味著市場相比過去3個月還是有4%的漲幅,這與去年同期表現類似。股價看起來還是相對較高的。 此前,中國政府努力戳破去年上半年股市的泡沫,并確保股市不在下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現在,政府再度出手救市,監管機構暗示將延長限制機構賣空的時限。 然而,雖然救市為的是恢復市場信心,但卻沒有收到相應效果,股市反而成為強化政府貫徹政策的平臺,而非企業融資平臺。 因此,本周的走勢并不出人意料。評論員起初認為,周一的A股下跌是因為工業數據弱于預期,但真正讓市場不安的原因,來自官方渠道的消息顯示,中國近期內不會再出臺更多強力刺激政策。 市場認為,中國將承受結構性改革帶來的鎮痛,這對于短期經濟增長和低效率的國企都不是利好消息。 過去一年,從中國流出的外資估計達到7000億美元。中國銀行業存款被吸噬,流動性降低,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對銀行系統注入新的信貸。加上出口疲弱,人民幣也面臨貶值壓力,中國央行已花費至少5550億美元外匯儲備力挺人民幣。 而同樣在2015年,歐洲和日本央行為恢復通脹和增長一直執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元相對一籃子貨幣走強,中國方面也因而一直面臨這人民幣下行壓力。但是面對出口萎縮,中國還是決定放棄匯市保衛戰。8月份,央行稱允許人民幣擴大波幅,隨后人民幣兩內巨貶3%。 11月份,人民幣入選IMF特別提款權“籃子”,央行稱人民幣匯率形成不在只盯美元,而是盯住包括歐元和日元在內的一攬子貨幣。 12月份以來,人民幣再跌2.5%,周四一天就跌了0.5%。市場預計人民幣今年的跌幅在4.6%。 中國僅僅是為在全球貨幣戰中自保?或許是吧,但毫無疑問中國正在取勝。過去2個月,人民幣兌日元、兌歐元、兌瑞郎、兌英鎊以及兌除韓元以外的其他亞洲貨幣都在下跌。 人民幣貶值是經濟刺激政策的表現形式,最終應該利好股市。盡管短期來看,儲戶為避免進一步貶值,會拋售更多的人民幣。 北京方面唯一需要做的是讓投資者相信,政府沒有操控市場。杰弗瑞集團策略師寫道:“當局似乎不想讓匯率完全自由浮動,也不想讓證券市場充分反應供求動態。然而,他們越是試圖人為阻止頹勢,就會有越多的資產被錯殺。” 因此任何人都無需大驚小怪。投資者應該明白,在舊的干預政策失效的情況下,中國政策制定曾仍會祭出新的干預政策,來清理前次干預留下的后遺癥。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