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公布的中國12月和2015年全年CPI指數仍遠低于政府提出的上限值。2015年12月,CPI環比漲幅較前月擴大了0.5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12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5%,影響CPI環比上漲0.52個百分點,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 2015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4%,這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全年CPI首次落入“1”時代。在制造業繼續在疲軟的經濟形勢下掙扎之際,這使中國政府獲得了在今年繼續推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充足空間。 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分析,受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的影響,交通通訊項目價格和燃料價格自年初開始環比下降,油價下行壓力對交通運輸價格有持續的向下帶動作用。 李慧勇則指出,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深入,中國居民收入穩定和消費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下,服務類消費價格則具備進一步上升的動力。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近幾年中國進口大豆、稻谷、大米、小麥、玉米等糧食大幅增加,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低于國內價格,這對國內相關商品價格上漲形成約束。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分析家說,消費價格指數這種漲幅將是一種“喘息”。他們預測,消費價格今年將進一步上漲,從而消除對通縮的擔憂。該公司在一個研究紀要中說:“今后幾個月中,有許多特別的趨勢會推高通貨膨脹水平。例如,房地產價格應該會繼續回升。”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隨著今年經濟增長減速,通貨緊縮可能深化。他說:“國內投資和外部需求的疲軟已經讓通縮壓力更加惡化。現在,所有價格指標都顯示通縮風險在上升。”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周浩寫道:“消費價格指數依然疲軟,生產價格指數繼續下跌。這些顯示,中國企業將不得不減少它們的債務,因為在很多行業,進一步的擴張只會導致更多損失。” 美國《中國褐皮書》國際研究公司在其最近的調查中說,去年第四季度,中國企業的投入價格和銷售價格下跌到記錄新低。該調查說:“看來各個企業將頭一次遭遇真正有害的通縮。” 周一(1月11日)開盤后,商品貨幣延續上周五(1月8日)跌勢。澳元兌美元跌破前期頸線——去年9月29日最低價0.6934,預計測試0.68946這一近7年低點。 美元兌加元則再創12年半新高,料將測試2003年7月23日高點1.4191,多單續抱。 此外由于1月8日發布美國1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再度超預期,黃金的避險需求有所減弱,新多暫緩入場。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