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保值工具,自古以來有著可以抵御通貨膨脹的作用。”興證期貨副總經理鄭智偉昨日表示,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社會上有些不同的聲音,認為黃金不可抵御通貨膨脹,這其實是對于黃金功能的一種誤解,沒有抓住黃金在抗通膨時的兩大特點,即不連續性和滯后性。 記者:如何看待黃金投資在居民財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鄭智偉:在社會資產快速膨脹的中國,如何進行穩健有效的財富管理已經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問題。大量的實證和理論都證明合理的資產配置能有效地降低財富管理的風險,提高財富的收益。目前,資產配置的幾種主要類型有貨幣市場工具、股票、不動產、固定收益證券和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等,而黃金憑借其獨特的性質伴隨著歷史的沿革逐漸形成了獨立性強、安全性高、容易流動變現等特點,不但具有相對于其他投資品在稅收上的優勢,還具有產權轉移上的便利性。 在財富管理中適當加入黃金資產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加資產組合的安全性、穩定性,可以有效對沖經濟周期風險、金融危機風險、地緣政治風險、信用貨幣體系風險以及戰爭政局動蕩危險等;第二,有利于保證資產的長期增值能力,在通貨膨脹和流通性過剩的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抵御信用類資產的貶值狀況;第三,有利于保持資產組合的流動性,便于轉移、資產轉讓和傳承。 我國是傳統的黃金生產和消費大國,黃金在我國居民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喜好。近年來我國黃金投資市場發展迅速,產品創新進程加快,隨著黃金ETF和黃金國際板等相繼面世,我國也已連續多年蟬聯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市場。但是目前由于黃金投資市場建設和黃金業務開展的時間相對于其他投資品種較短,投資渠道也相對單一,雖然一度有“黃金搶購”的熱潮出現,但基本都是由價格引起的短期跟風行為,缺乏全面系統的投資思路。同時由于社會民眾對于黃金投資的知識有限,多數投資者仍以黃金飾品為主要的黃金投資對象。因此總體來講黃金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比例還比較低。 事實上,我國今年來對黃金投資市場的開發建設力度是相當大的,國內黃金投資渠道已經逐漸多元化,門檻和手續流程也越來越低簡便。目前國內主要的黃金投資品種包括黃金T+D、紙黃金、實物黃金、黃金期貨和黃金股票等,各個品種均有其自身的特點。上海黃金交易所的T+D采用保證金方式進行買賣,帶有杠桿同時還具有做空機制。紙黃金是個人記賬式黃金,是一種賬面上的虛擬黃金,投資門檻低,交易方便。實物黃金包括金條、金幣和金飾,其投資門檻較高,流動性較差但不涉及其他交易成本。黃金期貨的風險較大,但是由于其杠桿較高,可以雙向交易,帶來的潛在利潤也較為可觀。黃金股票是指投資和黃金生產相關聯的公司,屬于間接投資,可以分享企業經營帶來的收益。目前金價在受到美聯儲加息打壓后,正處于歷史低位區間,長期來看具有升值的潛力。同時全球資本市場動蕩不安,各國經濟增速都在放緩,更是增添了黃金作為保值資產的吸引力。可以說,目前正是黃金投資市場發展的“黃金期”。 記者:投資黃金能夠抵御通脹是個偽命題嗎? 鄭智偉:黃金作為保值工具,自古以來有著抵御通貨膨脹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社會上有些不同的聲音,認為黃金不可抵御通貨膨脹,這其實是對于黃金功能的一種誤解,沒有抓住其本質特點。 一般來說,黃金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主要有兩個特點,即不連續性和滯后性。首先,不連續性指的是,只有當通貨膨脹率超過經濟允許的范圍,黃金抗通脹的功能才會顯現。當通貨膨脹保持在3%以內,這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正常通脹,人們一般不會對于物價上漲有著強烈的感知,金價此時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也較不明顯;而當惡性通貨膨脹出現后,投資者才會將注意力轉向保值資產,此時金價也將會出現較大的漲幅。并且兩者有著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通貨膨脹越嚴重,金價上漲的幅度也將越大。其次,滯后性的意思是,一般而言往往只有在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物價的上漲開始真切影響到我們生活,這時人們才會意識到通貨膨脹的到來,也才會去尋找黃金等保值資產。也只有在這時,金價才會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連續的上漲。通過對比近十幾年美國物價指數和黃金價格的走勢可以發現,兩者有著很明顯的一致性,都出現較為明顯的持續上漲。這也充分的說明了黃金作為傳統的保值工具,其抗通脹功能的存在。 所以,黃金抗通脹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說我們隨時隨地買入一份黃金,放在那里幾十年,就起到了資產保值的作用。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去理解它,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運用它來幫助我們進行資產的保值。 記者:如何提高我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話語權? 鄭智偉:黃金市場作為金融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掌控其定價及話語權對維持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安全非常重要。目前我國金價仍然很大程度上受著國際金價的影響,只是倫敦、紐約市場的跟隨者,無法將中國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傳遞到國際市場。我國近年來也一直尋求在全球黃金市場施加影響力,為了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獲得了明顯的進展,一方面取得了參與倫敦黃金定價的資格,另一方面在吸引國內外投資者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創新。 2015年6月16日,LBMA宣布中國銀行成為首家參與黃金定價的中資銀行,參與到每日兩次的黃金議價過程,隨后中國建設銀行也成為定價行,其他機構還包括摩根大通、豐業銀行、匯豐銀行、法興銀行、瑞銀、巴克萊,以及高盛等。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倫敦金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價格,是很多涉及黃金交易合約的基準價格,能夠影響到紐約及香港等重要黃金市場的交易。中國銀行成為倫敦黃金市場的直接定價會員,將能夠更好地體現中國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無疑為提高我國黃金話語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上海金交所近年來也是動作頻繁,先是在2014年開通了黃金國際板,首次允許登記注冊的外國投資者直接在上海金交所平臺上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合約交易,接著去年又與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合作開通黃金滬港通,從此香港黃金市場的投資者將無需再前往上海自貿區開立賬戶,即可直接參與內地黃金現貨交易。香港黃金市場作為全球五個主要的黃金交易中心之一,配合即將推出的人民幣黃金定盤,逐漸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民幣定價基準。 中國想要在國際黃金市場上更強有力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需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打造好離岸人民幣市場。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也需要借助黃金的國際化,兩者相輔相成。其次,需加快推出人民幣黃金定價盤的推出,讓金價更能夠體現出國內的經濟和供需情況。最后,中國在黃金市場的信息公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公開透明,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黃金市場對于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