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國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2016年關鍵任務和重要經濟指標目標和計劃。重點內容梳理及解讀如下: 一、重點數據解讀和梳理 經濟增長:降低增速目標,穩定預期 2016年GDP增速目標是6.5-7%,較2015年目標降低。習近平在“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6.5-7%定調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穩定市場預期。 貨幣政策:穩健偏寬松 2016年將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準率、再貸款率等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M2增速目標13%,較2015年提高,并于2015年實際完成情況基本一致。 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托底需求 中國政府報告 2016年財政赤字目標2.18萬億元,較2015年的1.62萬億大幅增加。赤字率3%,大于2015年2.3%的目標。意味著2016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并加大。報告指出將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報告指出,將全面實施營改增、取消違規政府性基金、免征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供給側改革:繼續淘汰落后產能 2016年將嚴控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投資方面:穩健投資不作大幅擴張 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為10%,較前兩年大幅下降,與2015年實際完成情況10.5%基本持平,反映穩健不擴張的思路。其中,2016年計劃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新開20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鐵路投資目標與2015年基本一致,水利工程項目有所下降,公路投資增長。 房地產: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向合力 中國將合理降低商品房交易成本,將鼓勵農民工在中小城市購房。中國今年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中國今年要適應住房剛性需求、改善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匯率政策:力爭穩定,完善機制 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中國今年深化利率市場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進出口政策:內外環境不佳,抑制繼續惡化 進出口政策目標為多措并舉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我們看到2015年進出口增速目標為6%左右,但實際下滑8%,主要因內外環境皆不佳。因此,2016年,努力遏制繼續惡化為主要目標。 通過對2016年政府工作計劃和主要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與2015年相比皆有進一步寬松的趨勢。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延續穩健偏寬松,財政政策轉向積極,同時,配合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我們認為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面臨貨幣寬松注入流動性,財政政策托底實體需求,供給側改革化解過剩產能的三足鼎立并相互制衡的局面。 二、對金屬市場的影響 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市場流動性增強,M2增速上行,通脹回升。從貨幣政策層面我們認為,PPI進一步繼續下行趨勢將得到階段性遏制,通脹是大宗商品價格的先行指標,預計金屬價格的階段性反彈行情仍將得到進一步延續。 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需求層面的托底和提振。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是企業降稅減負,生產成本下降。二是企業和個人減負,提高采購與消費積極性,提振市場需求預期。我們認為,企業減負與淘汰落后產能必須并重而行,這樣才能實現在保證優質企業良性健康發展的同時,改善產能過剩的現狀。 供給側改革意味著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將有助于逐步有效改善當前的庫存高企的局面,我們可以看到從2014年以來就提出了鋼鐵水泥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截至目前,黑色金屬庫存也出現了顯著的下降;而對于有色金屬行業而言,去庫存才剛剛開始,因此供給側改革在有色金屬行業的實施效果對改善供需基本面將尤為重要。我們或需要看到的是后續具體政策的出現。 不過,我們對投資這一點并不持過于樂觀的態度,我們看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并無大增長的意圖,水利、公路、鐵路建設及投資在投資額的絕對量上并無明顯增長。此外,地產行業的重點是去庫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商品房完工及成交,二手房裝修市場都會出現明顯改善,但是房地產新增投資卻不會有大幅增加。因此,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需求不會出現明顯改善。但是有色金屬層面的處于地產后端的鋁、鋅、鎳則將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以及與地產成交密切相關的家電行業也將受益。 因此,我們認為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于金屬市場的意義,更多的是在于從供給側層面改善產能過剩,改善基本面。這與2009年4萬億投資計劃下的財政、貨幣雙刺激有著明顯的區別(2009年GDP增速目標8%、M2增速目標17%,2009年實際GDP9.2%、實際M2增速27.68%、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30.4%)。“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去杠桿、補短板”重在改善供求關系,而非單方面的“刺激”需求。 去年底以來,金屬價格走勢正沿以下三個路徑演變:第一階段,超跌反彈,金屬價格持續下行,空頭回補帶來超跌反彈;第二階段,政策預期反彈,即當前所屬階段。當前,整體經濟增速下行,牽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增速皆處于下滑趨勢中。投資放緩意味著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目前已不復存在;產能過剩,仍面臨坎坷結構性改革道路意味著商品熊市周期尚未結束。但是短期而言,財政、貨幣雙寬松,流動性將進一步轉寬裕,消費預期改善;供給側改革目標著力改善產能過剩。因此,我們認為,流動性、貨幣寬松及需求復蘇預期將進一步推動金屬市場的局部和階段性反彈格局。第三階段:趨勢重塑。關鍵點在于政策落實及基本面實際改善情況。若政策落實、通脹水平以及需求刺激超預期,那么價格有望進一步走高,但若以上預期兌現,基本面未有明顯改觀,則反彈行情也將面臨終止。應著重關注后續信貸數據、產能產量變化、基建投資以及分行業投資數據變化,從流動性、供應面及終端需求三方面把握基本面改善效果。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