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的新春佳節期間,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則多數以沖高回落而告終,只有黃金和美元以持續強勢上漲報收。無論從邏輯上還是歷史表現來看,黃金與美元價格一直以高度負相關而著稱。但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暴發以來,美元與黃金的負相關性開始減弱,并且出現過兩次明顯的美元與黃金聯袂走高的現象,這種走勢說明了什么呢? 美元與黃金聯袂走高第一次是去年9月中下旬至10月初,美國五大投行相繼陷入危機,正式引爆全球范圍金融海嘯,這個時期美元始終輾轉上行,而且在9月下旬調整之后開始加速上漲。而倫敦金在美元升值的過程中從742.75美元上漲至912.40美元,漲幅達22.8%,但在10月中旬之后又調頭下跌。 第二次便是去年12月中下旬至今,美元指數從78.5附近一路震蕩回升至86點大關附近,而倫敦金則從12月上旬開始便一直震蕩上行,在國內春節長假期間更是突破了10月初的上一次反彈高點。這一次美元上漲得益于英磅的崩潰性下跌,市場擔心隨著英國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政府將不得不拯救更多銀行,進而給英鎊帶來壓力。而黃金的上漲完全是受到避險買盤的推動,黃金的實物需求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是萎縮的。 美元與黃金近半年來出現的兩次聯袂走高,其相似之處在于:都是由銀行業危機引發的,第一次是由占美國金融體系超過三分之一份額總量的投資銀行暴發整體性危機,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恐慌,人們更愿意回籠現金,也有部分人更愿意將前途難料的信用貨幣換成黃金。而第二次美元與黃金的聯袂走強則是商業銀行開始暴露出嚴重的問題,先是華爾街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面臨一場信心危機,投資者懷疑二者是否擁有充足的資本來彌補不良資產和全球經濟萎縮所導致的損失。隨后英國以及德國的銀行業也暴發“大大超出市場預料的驚人虧空”。金融危機像瘟疫一樣,當染病的投行融入商業銀行之后,商業銀行也無力抵抗,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業銀行無法像投行那樣“消失”,金融危機的苦果還需要商業銀行繼續品嘗下去。 而比較美元與黃金的這兩次聯袂走高的幅度和時間,可以看到第二次黃金上漲的時間要長于上一次,幅度也比上一次要大。但美元這一波上漲的幅度卻比上一輪要小。這說明在第二次銀行危機初露端倪時,有更多的人愿意選擇黃金,而不是以現金(美元)為王,黃金對美元的沖擊力度在加大。如果按照這一趨勢繼續發展下去,美元的地位將越來越危險,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一旦演變到質變階段,任何人都將無力回天。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