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4月初以來,美國短期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的風險溢價下降了2.75個百分點,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在信貸違約掉期市場的信用保障成本下降了大約1.5個百分點。同時,反映在金融指標上的以美元計算的道瓊斯全球指數在4月飆升了12%,創下了該指數自1991年創建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來自金融危機源頭的數據顯示出金融危機已接近尾聲。
其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得到控制。我們看到,近期歐盟成員國救助基金規模增加至500億歐元;匈牙利和拉脫維亞獲得96億歐元;羅馬尼亞50億歐元援助;IMF和歐洲復興和開發銀行一攬子拯救計劃,也使羅馬尼亞總計將獲得200億歐元援助等等,東歐形勢近日在好轉。東歐國際債務危機國家得到幫助,使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得到扼制與緩和。亞洲“10+3”,建立并擴大了區域外匯儲備庫規模達到1200億美元有效地提高了防區域金融風險的能力和金融危機的抵御能力。
第三,投資者信心和金融指標已見好轉。全球股市持續回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超3.15%,比此前的最低點上升1個百分點。同時,去年11月底至今年5月中旬,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券和國債收益率的息差下降了2.1個百分點,而高收益率公司債券的息差下降了約整整8個百分點。這都意味著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明顯提高,并將資金從作為避風港的抽離了出來,投資開始追求高收益。而美國在財政部和美聯儲的借貸工具幫助下,新證券的發行開始復蘇;由信用卡應收款擔保證券組成的AAA級資產擔保證券的息差較高點下降了大約3個百分點;過去兩個月美國發行的消費貸款擔保證券數量超過此前五個月發行量之和。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下降至4.8%的歷史低點,抵押貸款再融資也迅速增長。
近期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這金磚四國股市大幅反彈,這些國家的很多金融和經濟指標數據出現了積極跡象,對全球金融市場提振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金融危機爆發到金融危機見底,從“現金為王”的退位到“資產優勢”的起步,新的金融經濟形勢下,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應準確把握金融經濟走勢,順應金融形勢的新變化,進行新的觀念轉變,科學調整資產、負債和資本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