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不僅掀翻了諸多華爾街大鱷的金字招牌,也令各大機構掌門人在華府門前抬不起頭來,但至少有一個人不在此列,他就是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 有報道稱,戴蒙現在幾乎成了總統奧巴馬的“御用咨詢師”,但凡有任何涉及金融業的議題,奧巴馬都會聽取戴蒙的意見。而說起這位傲然踏上白宮紅地毯的華爾街“一哥”,其成功秘訣離不開一句話:主業經營與政府關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業績撐腰 叫板添底氣 7月20日,摩根大通破天荒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董事會議,特別來賓是白宮幕僚長伊曼紐爾。伊曼紐爾的亮相無疑讓戴蒙臉上增光,而事實上還不止如此,若不是擔心外界會對雙方過于密切的關系產生質疑,美國財長蓋特納也很可能不會拒絕戴蒙的邀請,隨伊曼紐爾一道而來。 能收獲如此豐厚的“回報”,自然離不開摩根大通在這場金融海嘯中扎實而優異的表現。上周摩根大通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凈利潤為27億美元,同比增長36%,而就在上個月,其歸還了美國政府250億美元的救助金。 當然,同期發布季報的其他銀行也有不俗表現,美國銀行二季度獲利32億美元,花旗集團二季度獲利43億美元。但請注意,若不是出售優質資產帶來巨額的一次性收入,這兩家銀行預計都會虧損數十億美元。如此看來,或許摩根大通才是真正交出了一份不摻水考卷的“好孩子”。 強勁的業績表現為戴蒙注入了“叫板”白宮的底氣。季報發布后的第二天,他就對美國政府頒布的信用卡新規做出猛烈抨擊,稱該規定在明年將可能導致摩根大通信用卡部門的持續虧損。該項目的虧損或可高達7億美元。不僅如此,戴蒙還公開反對白宮提出的將衍生品交易轉到交易所進行的要求,并明確地向財政部表示,已經“煩透了”就政府所持摩根大通認股權證的價值討價還價。 分析人士稱,戴蒙的強硬立場反映出華爾街“重新找回游說監管者和政府的信心”。而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勞工部長賴克更是將摩根大通和高盛并列稱為金融海嘯中“真正的幸存者和勝利者”。 白宮力挺 紅人難不紅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華府門前“擺譜”,尤其是目前承受詬病最多的美國銀行業大亨們。戴蒙能夠擁有如此令人咋舌的表現,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其所開辟的摩根大通“第七條業務主線”——政府關系。 作為民主黨長期以來的“金主”之一,戴蒙早已熟諳銀行業與政界的相處之道。1998年,離開花旗轉向芝加哥第一銀行(Bank One)的戴蒙在當地結交了不少民主黨人士,這其中就有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據悉,奧巴馬在2004年參加聯邦參議員競選時,戴蒙就曾為其贊助2000萬美元。 戴蒙與伊曼紐爾和蓋特納也是舊識。早在花旗時期,戴蒙就一度想把當時擔任總統顧問的伊曼紐爾“挖過來”。而蓋特納更是戴蒙在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工作期間的“同事”,前者時任該行總裁,后者則是董事會成員。 據悉,戴蒙目前保持著每個月兩次造訪華府的習慣,這與此前幾乎每年兩次的頻率遠不可同日而語。而與他會面的政府官員中,還包括號稱奧巴馬政府中最有權勢的人——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不僅如此,戴蒙的手下每周都會為他準備一份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的名單,提醒他與他們聯系。 “戴蒙是這一行(金融業)里少有的民主黨CEO。”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表示,與對手相比,戴蒙領導的摩根大通在這場危機中受到的傷害更少,這理所當然讓他成為行業“領頭羊”。而與白宮高層間保持如此密切的接觸,戴蒙想“不紅”都難。 看樣子,在主營業務的戰場之外,只有手執白宮這顆壓倒性的“棋子”,才能在硝煙彌漫的華爾街站穩腳跟,成為最后的贏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