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油價繼續下探,引發美國股市順勢調整。貨幣市場整體較為平穩,沒有延續之前英國宣布擴大寬松計劃的動蕩。黃金仍界于940至950之間的狹窄區間,短期仍顯沉悶。
觀點
上周張庭賓《黃金保衛中國》北京新書發布會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關于美元、黃金、國際貨幣體系的辯論。同時到會的均是國內研究國際政治經濟金融的頂尖高手,嘉賓的發言凸顯了當前的國際形勢的微妙、美國危機的緊張、中美利益的要害關系、黃金的特殊時代背景。
到會的嘉賓中向松祚的發言比較另類,與其他嘉賓唱好黃金的觀點有些不同:
一 現在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早已超越黃金主導國際貨幣的時代。黃金保衛不了中國。
二 如果黃金保衛不了中國,中國應該走人民幣國際化。
三 奧巴馬政府沒有意愿改革貨幣體系。
四 SDR也保衛不了中國,美國仍是最大股東,換湯不換藥。
五 美元體系不是陰謀。
向松祚是國內少有的留學美國研究金融經濟領域的學者,其觀點也代表了典型的學術界的套路。其論點也是難以反駁的。
其中我覺得有幾點非常值得關注:
一 美國不愿意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經濟出了問題,美國不會考慮是不是美元出了問題,也不可能改革美元制度。向是少有的能夠直接見到美國高層的學者,伯南克的一句“你們想做什么”代表了典型的霸權思維。更不可能指望美國能主動改革貨幣體系。
二 自從美元獨大以來,黃金的確一定程度上退出了貨幣舞臺,但是美元代替黃金是以犧牲眾多國家國家利益、通貨膨脹加劇、經濟危機加劇為代價的。黃金保衛不了中國,但是就貨幣體系而言,美元比黃金更危險。
三 美國對其他國家對美元的態度變得非常敏感,甚至有些氣急敗壞。這既顯示了當代國際利益的沖突加劇,也顯示了美國地位的下降。
向之所以沒有高調唱多黃金是從學者身份出發的。而張庭賓是從一個中國媒體人身份出發的。盡管二者立場有些不同,但時代的發展往往是由國與國的利益牽動、引發的。
這就意味著國家眼中的黃金,就是真實的黃金。黃金之所以牽動美國高層的神經,就在于其它國家對黃金的關注代表了這些國家的利益取舍。黃金價格的爭奪代表了這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即便黃金的確永遠退出了國際貨幣的舞臺,它仍然會以絕高的價格來俯瞰這個利益爭奪的世界。
這場發布會上到會的人士基本是國內最頂尖的研究國際金融的了,數來也不過十數個。這就是中國和美國在金融領域的學術差距。但是無論美國精英如何的聰明絕頂,歷史發展也有其不可違逆的規律,美國不可能永遠霸占信用載體的制高點。
自古以來貨幣本身就是信用載體,美國已經許多次繞過聯和國獨自發起戰爭了。美國國家信用現在又值幾何呢?黃金價格的上漲,有著太多的背景。割裂這些背景,是看不清楚黃金上漲的意義的。
世界的多極化是黃金真正上漲的內因,作為貨幣替身的美元,只是一個世界發展的過渡性蛇皮,終究會全部脫離。
黃金的意義,就在于它成為了這個時代人性的一面旗幟。后者推動了人類社會數以千萬年的生存、發展。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危機,人類都是用生命最本原的那些力量來對抗的。這就是這個世界最本質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