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期A股 “鈍刀割肉”式下跌的同時,美股卻如同上膛的炮彈一飛沖天。截至周四,道瓊斯工業指數在金融、能源、資源股攜手提振下,一舉創下八連陽佳績,收盤再創年內新高。在本周美國一系列亮麗到幾乎刺眼的經濟數據配合下,我們不禁要問:強勢復蘇的數據能否意味著經濟將展開新一輪上行?還是會在道指強勢逼空、吹響萬點戰役號角前的緊要關頭,讓市場又等來一場黃粱美夢? 美“數據復蘇”全面上演 翻開本周美國經濟數據,你會發現它不僅光彩奪目,更勾起了市場對經濟已觸底反彈的無限遐想。 周二,美國公布的6月S&P/CS房價指數以及美國8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均好于預期,率先打響了本周經濟數據 “第一槍”;一天后,7月耐用品訂單及7月新屋銷售再度傳出喜訊,其中新屋銷售漲幅不僅為連續第四個月強勁上升,同時也大幅躍升至自去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水平。 周四,美國重頭數據來襲,第二季度經季調GDP年率修正值下降1%,與上月發布的初步數據持平,好于經濟學家-1.5%的預期中值。要知道僅在今年一季度,美國GDP曾一度萎縮6.4%,達到近30年來最大跌幅。另外,同期第二季度企業利潤年增7.5%,商業庫存削減1592億美元。修正后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消費者開支、出口等數據好于初步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將此次存貨因素去除,GDP漲幅為0.4%,為去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上漲。 有業內分析人士就此樂觀地指出,前述數據反映了美國經濟正積極走穩,包括摩根士丹利、預測公司IHSGlobalInsight等多家權威機構均大膽將美國第三季度GDP年率增幅上調至3%甚至以上,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正從深度衰退轉入復蘇的強烈預期。 美國CBIZ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布雷特·達西認為,GDP數據暗示美國經濟正從深度衰退的泥潭中走出,并踏上常規復蘇之路,經濟復蘇很可能就在今夏發生;而宏觀研究顧問公司CapitalEconomics的資深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思更是直言,由于抑制已久的市場需求將得以釋放,以及企業補存貨等因素,美國經濟“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中盡享復蘇帶來的喜悅”。 盡管如此,仍有市場人士對復蘇有所憂慮,認為高企的失業率及疲軟的消費者支出將是拖累經濟復蘇的兩大毒瘤。阿什沃思也指出,苛刻的信貸限制仍削弱了消費增長,另外高額債務及就業問題也會讓經濟的穩健復蘇經歷較長的過程。 據悉,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比重約70%,最新數據顯示該數據第二季度下降了1%,不過有跡象顯示第三季度將可能上漲,依據是7月輕型卡車及汽車銷量折合年率升至1120萬輛,為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經濟離強勁增長仍有距離 在“數據復蘇”的背后,美國經濟是否真能如人所愿,全面觸底反彈呢?《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就此采訪了多位業內權威人士。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師理查德·伊雷認為,美國經濟在6至7月就已走出衰退,最近諸如企業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推動了第二季度GDP向好,料第三季度GDP將增長3%至4%。另外新屋銷售數據異常強勁,顯示房屋市場正逐步企穩。“目前有幾個因素可能阻礙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伊雷表示,“最主要的風險將是美聯儲實施退出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這將對經濟造成沖擊;其次是美國家庭負債表惡化,高儲蓄率妨礙消費的復蘇;此外美國銀行貸款繼續收緊,萎縮的信貸市場仍不容樂觀;最后是美國股市目前漲得過快,已脫離基本面支撐。”伊雷預計,美聯儲將在2012年采取加息措施,屆時美國經濟也將實質性復蘇。 南華期貨研究所北京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監張一偉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就已觸底,其中特別以金融行業和房地產觸底較為明顯,不過經濟離強勁且持續的復蘇仍有較長時間。“美國第三季度GDP應為正增長,不過可能不到1%,”張一偉認為,“GDP環比數據確實會比較亮麗,不過同比來看就不太樂觀了。” 張一偉還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尚處于萌芽的階段。他解釋稱,目前有兩點因素阻礙經濟實質性復蘇:其一是高企的失業率,從未來1至2年來看 ,失業率都不大可能低于9%,這將嚴重阻礙消費者支出復蘇;其二是金融行業尚待恢復,美聯儲之前通過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來置換銀行資產,目前規模已高達2萬億美元,顯示美各大銀行的虧損并未完全披露,從歷史均值來看,資產負債表規模需降至1萬億美元,才能暗示美銀行業已完全恢復。 實際上,就在張一偉作出上述表示的時候,高盛首席經濟分析師JanHatzius預計,美聯儲可能將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一倍至4萬億美元,以支持經濟增長。 復蘇過快或重現經濟泡沫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目前美國經濟已趨于穩定,至年底前都不會再有衰退的風險,不過到明年年底前經濟都不大可能出現強勁反彈。 “美國經濟復蘇慢慢來是一個好事,”鄧世安認為,“因為經濟增長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進行調整。如果復蘇過快,可能因通脹惡化而出現與上世紀80年代日本相似的經濟泡沫。” 渣打銀行(香港)亞洲區經濟師黃國璋則認為,美國目前接近歷史低位的存貨未來很可能會反彈,從而將力挺美第三季度經濟走好。另外,目前房屋市場僅能說是觸底,雖然房屋價格有所上升,不過成交量卻依然低迷,最終將給有住房抵押貸款的銀行資產負債表帶來壓力。 而近日YCMNETAdvisors公司創始人、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Yoshikami也向最新的新屋數據 “開炮”,稱搶眼的新屋銷售數據并不能說明住房市場正在復蘇。他表示,“當仔細研究新屋銷售數據時,你會發現大多數新屋合同都是大幅折價交易的,即便房屋價格出現反彈,多數地產仍因背負巨額抵押貸款和存貨積壓問題而境況不佳。” 還有一點讓市場焦慮的是,在最近美股大漲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的強烈預期下,作為全球貿易和經濟領先指標之一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近來卻連連出現下跌,其中周四下跌2點至2425點,這離該指數于6月3日創下的高點4291點已跌去逾43%。部分分析師指出,該指數能精確反映出經濟的狀況,而近期的暴跌表明航運需求仍在放緩,最終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傷害。 張一偉對此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該指數最近暴跌反映了全球大宗商品貿易量不足,不過因其是場外交易,故被操縱的可能性比較大,投資者不應光看該指標來判斷全球經濟走向。 道指或難邁過10300點 在數據唱好美國經濟同時,美股的表現確實值得稱道。周四道瓊斯工業指數在波音、花旗等龍頭股領漲下,報9580.63點,“八連陽”以來累計漲幅已達近5%;標普500指數報1030.98點,本周漲0.4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34%。 曾為全球最富有的38個家庭管理資金長達20年,有“華爾街狂人”之稱的吉姆·克萊默最近發表了關于對美股的個人看法。他在最新的文章中稱,因經濟環境并未發生質的飛躍,道指將很難邁過10300點的阻力,這也正是他從去年10月以來就一直宣揚的市場退出點。 美國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最近基本面利好不斷,但并未“牛”到可以讓美股急速拉升。道指要上沖萬點的心理關口,最關鍵的需要有銷售推動的企業盈利,比如和房屋、就業市場所匹配的汽車及零售業利好。 值得警惕的是,最近美股雖持續走高,不過成交卻并未放量。就在一周前,有機構大佬唱空美股,其中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15.63,-0.70,-4.29%)投資管理公司(PIMCO)債券基金經理部門首席執行官就表示,因美股估值不受基本面支撐,美股漲勢已見頂。 張一偉對此表示,目前部分對沖基金、養老基金已減持手中美股,不過幅度并不大,這也反映到最近市場的成交量之中。雖然該類機構不會妨礙道指短線沖萬點,不過在經濟前景仍不確定的情況下,預計道指在第三季度測試萬點后,年內不會站穩該水平。 對于道指短線走勢,美國匯盛公司高級分析師崔鵬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目前經濟仍緩慢復蘇的利好支撐下,短線道指有可能將直奔9800點,另一種可能則是在9450至9670點的區間震蕩。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