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乏美元對黃金大幅貶值的先例——1933年美元兌黃金價格從20美元兌一盎司黃金一下貶值到35美元兌一盎司,而1971年更是一次性從35美元兌一盎司黃金貶值到70美元兌一盎司黃金。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美元和美國資本市場各類觀點策略和資金都處在博弈中,而此時的市場情緒接近于中性。
來自中金海外經濟研究部的分析師認為,現代國際金融系統從金本位系統演化出來,目前仍不能完全擺脫金本位的痕跡。加之大國衰落和崛起的博弈,必定包含金融博弈,黃金將是博弈的重要籌碼之一。目前,各種分析都支持長期基礎上黃金價格的走高。
該分析師建議,在美股連續上漲后,中短期內在投資品種上應考慮減持股票類資產。在長期背景下,則要注意防范美元大幅貶值的風險。
他認為,在未來的5到10年中,以美元為首的貨幣在宏觀面上將顯示出貨幣整體對貴重金屬貶值的走勢,而黃金的貨幣金融屬性在未來將支持價格的大幅上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國國債和各類債券的增長情況以及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狀況。對于手中握有大量美元資產的投資者,首先要做到分散風險。
除此之外,雖然貨幣對黃金長期都將面臨整體貶值的走勢,但短時間內與黃金走勢關聯度較高的澳元可能是投資者另一個轉移美元資產配置的選擇。尤其是近期黃金的強勢上漲給予澳元有效支撐。本月澳大利亞聯儲會議紀要顯示澳大利亞經濟表現遠好于預期,引人猜想若經濟繼續如最新預估的速度成長,澳央行很可能在適當時候采取減弱擴張性政策甚至率先采取加息的政策。目前海外市場對于澳大利亞市場的投資信心也較為濃厚。
無論如何,在美元指數繼續下跌的預期下,美國經濟是能順利實現“V”字形反轉還是遭遇二次探底,這不是一日就可斷言之事。在經濟逐步復蘇的過程中,政治乃至軍事因素的介入也將左右著美國和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及時有效地分散手中的美元資產風險將使資本實現保值這一投資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