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自9月初以來出現連續回落,其主要因素在于外匯市場觀察到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利好,而由此產生的風險偏好情緒的大幅上升,引發了套息交易的回暖,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短期利率甚至低于日元的美元,自然就遭遇到了市場的嚴重拋壓。在本月召開的G20會議之前,市場也對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是否會出現動搖有所猜測,以歐元為首的非美貨幣受此影響走高,美元指數一度跌破76的整數關口。由于主要商品多數均以美元為主要計價貨幣單位,美元指數的下跌,也對商品市場的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 黃金是近期與美元負相關性最強的商品品種,受到美元走弱的正面影響也最為明顯。9月上中旬,黃金價格連續走高,并突破1000美金關口,COMEX期金價格一度沖高至1020美元上方;但此后隨著美元指數觸底反彈,黃金價格也反轉下跌,在9月末重新回到1000美元下方。 但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卻未能在9月出現如黃金一般的向上突破走勢。倫敦銅價僅僅在9月7日拉升超過3%,此后便連續走低,并在近期跌回8月初以來形成的箱體底部區域。而原油的期貨價格甚至未能接近8月下旬形成的高點。與連續創出新低的美元走勢相比,原油等大宗商品和美元呈現出一定程度的脫鉤跡象,不過隨著近期美元指數的反彈,這種短暫的脫鉤跡象未能得到持續。 由于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發達國家先后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早在3月初就開始大幅走強,在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里,原油和銅的價格漲幅都超過100%,這種走強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由實體經濟向好所帶來的需求所推動,更多的是由于貨幣政策大幅放松所帶來的通脹預期影響。可以說,期貨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早已明顯脫離了實際的供需關系平衡位置。 在當前全球的實體經濟已經出現明顯復蘇跡象的時候,雖然需求方面有所增加,但投資者開始更為關注全球范圍內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何時會出現收緊。近期原油價格之所以在美元走軟的情況下依舊自70美元上方回落,很大程度上就與需求的增長無法與市場的預期相匹配有關;而由原油價格上漲所引發的供給增加,也成為推動其價格下跌的又一推手。如果這種需求的疲軟狀態持續,則市場可能會進一步擔憂原油價格的未來走勢,包括銅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從9月的各國央行議息結果以及G20的會議公報看,主要發達國家的寬松貨幣政策短期內還將會繼續保持,以繼續支持實體經濟的恢復趨勢。但與此同時,各國央行和政策當局也開始逐步考慮退出策略,接下來各國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時間表和退出政策所實施的先后順序,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一些在經濟危機中受創較小的亞洲國家出于抑制通貨膨脹預期和防止資產價格膨脹的目的,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逐步對貨幣政策的取向進行微調,這種趨勢向全球市場的擴散僅僅是時間的早晚問題。 在發達國家的退出計劃中,對于外匯和商品市場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美國的方案將會如何實施。在上周的聯儲會議之后,已經有消息表明聯儲將會考慮使用逆回購協議,收回此前注入經濟體的萬億美元現金。盡管隨后有分析指出,這種協議并不太可能阻止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繼續擴張,但對于市場而言,趨勢的轉折信號往往比實際數值的真實改變來得重要,也更能體現出預警的作用。只要聯儲給出了這種政策信號,市場就必須對其后的政策轉變給予高度的重視。在這一角度上看,美元今后出現繼續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已經在逐步降低,而大宗商品也將會面臨著短期見頂的威脅。 綜合看,美元指數和大宗商品的負相關關系仍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繼續上演,而退出貨幣政策的逐步實施所引發的美元走強,對于大宗商品的價格將有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但如果經濟環境持續向好,需求的增加所形成的支持,也將有效阻止其下跌的空間和幅度,未來一段時間的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上將會呈現出寬幅的區間震蕩格局。 對于市場而言,趨勢的轉折信號往往比實際數值的真實改變來得重要。只要美聯儲給出了適當收縮的政策信號,市場就必須對其后的政策轉變給予高度重視。從這一角度看,美元今后出現繼續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已經在逐步降低,而大宗商品也將會面臨著短期見頂的威脅。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