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又進入播報成績的時刻了,只是這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擇優而棲”正成為華爾街客戶們的不二選擇,盡管有些殘酷,但金融危機過后,人們寧愿選擇安全而不是冒險。 冰火兩重天 今日的華爾街再次印證了,明晰的商業模式和對風險的高度控制將帶來盈利。 10月14日,摩根大通集團(NYSE: JPM)公布,2009年第三季度凈收入36億美元,每股盈利82美分。而去年第三季度凈收入5.27億美元,每股盈利9美分。這一成績推動金融業的信心,助推道瓊斯指數當日突破萬點大關。 10月15日,高盛集團公布第三季度凈收入為123.7億美元,凈利潤為31.9億美元,攤薄后每普通股盈利5.25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3.44美元。2009年第三季度年度化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為21.4%,而2009年前9個月為19.2%。 值得注意的是,轉型商業銀行后,年初迄今,高盛在全球并購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在全球已公布的并購業務中排名第一。 其中,高盛在固定收益、外匯及商品部的季度凈收入達59.9億美元,特別是,一直為傳統投資銀行家詬病的股票部實現季度凈收入27.8億美元。截至9月25日,公司的巴爾塞資本協定(Basel I)一級資本率為14.5%,比6月26日的13.8%有所增長。每股普通股賬面價值在本季度上升4%至110.75美元,并且每股普通股有形賬面價值在本季度上升5%至101.39美元。 “盡管全球繼續面臨嚴重的經濟挑戰,但看到市場環境正在不斷改善,一些行業也出現了企穩甚至回升的跡象。”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說:“由于就業市場和總體經濟增長依然面臨壓力,我們將繼續專注于積極幫助客戶,促進經濟活動的發展。” 與高盛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花旗銀行。 花旗出現了8個季度以來的第7次虧損。“美國消費信貸仍是影響我們近期業績的頭號問題。”花旗首席執行官潘偉迪(Vikram Pandit)表示。他宣布,三季度花旗出現80億美元的信貸虧損,主要來自消費者業務。 花旗此前接受了450億美元納稅人資金的紓困,自2008年以來,該行的信貸虧損總額超過420億美元。花旗的投資銀行表現遜于競爭對手,也是該集團每股虧損0.27美元的因素之一。 模式決定成敗 轉型痛苦且需要時間,這就是華爾街的“計時器”。 花旗集團年初宣布,將把業務重新劃分為兩大類,主要集中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方面。這一突然決定凸現出花旗集團處在非常困難的境地。 但和摩根大通相比,花旗集團的做法恐怕是亡羊補牢。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追求“強勁資產負債表”的摩根大通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拯救了華爾街,無論是貝爾斯登的緊急出手還是華盛頓互惠的義不容辭。同時,這家頗得美國政府好感的銀行也憑借自己對風險的一貫高度控制傲視群雄。 摩根大通全行收入288億美元,創年初至今收入紀錄(基于被管理資產)。其中,投資銀行錄得強勁盈利;年初至今,保持在全球債券、股票和股票關聯以及全球投資銀行服務費收入方面排名第一;增加20億美元消費信貸準備金,使得全行準備金總額增加至315億美元;貸款損失準備金率為5.3%。 同時,摩根大通增加一級普通股權資本,至1010億美元,一級普通股權資本率為8.2%,一級資本率為10.2%。 不管你承認與否,一個由華爾街投資銀行主導經濟的時代也近乎結束了。碩果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一個華爾街投行的時代已告終結。 “高盛在去年四季度開始虧損,因為市場掉下去的時候他也掉得厲害。摩根大通在最困難的時候是一直保持盈利的,生意模式不一樣。”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業務主管方方說,“由于我們一貫采用比較謹慎保守的風險管理,使得我們在金融危機當中受到的損失最小。在摩根大通每個東西拿進來都要對沖,對沖都要花成本,如果不對沖我可以賺很多,虧也可能虧很多。我們的規則就是任何的風險都要對沖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