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IMF和最新簽訂的央行售金協議(CBGA)一起同時宣布將售出403噸黃金,現在剩下的懸念是:剩下的203噸黃金將在什么時候售出?售給哪個國家?中國和俄羅斯在今年3月份都強調了黃金在其多元化的外匯儲備中的地位,中國更是將其黃金儲備從600噸一下子增加到1054噸。因此,中國現在是這批黃金的第一個競爭者,中國正逐漸將重心從美元轉向黃金,它現在希望在外匯儲備中增加更多的黃金。所以即使中國宣布購買IMF剩余的黃金也不足為奇。
最近投資者大肆購買黃金,甚至各國央行也紛紛加入了買金的行列,主要的推動因素有兩點:一個是美元貶值的憂慮,另外一個是通貨膨脹的預期。我們在2009年初就已經看到,投資者正在尋找替代美元的投資產品。盡管每年的夏季,尤其是七八月份是黃金的淡季,但是整個2009年夏季金價都維持在900美元/盎司的上方運行,凸顯出黃金的抗跌性和投資者長期看多的決心。隨著經濟的復蘇,通貨膨脹問題又擺在市場面前,黃金再次被人們追捧。無論是大型基金還是個人投資者,黃金的投資需求一直是金價從700美元/盎司飆升至1087美元的主要驅動力。
自從十月初黃金站上1000美元大關之后,在十月份的余下時間里一直在1000美元的上方整固,雖然短期黃金的價格有所下跌,但是只是黃金價格對短期超買的調整而已。從最近幾個月的上漲來看,驅動金價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資需求的增加(尤其是機構、對沖基金和央行),這些機構的需求通常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尤其是現在美元長期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使得投資者更是對黃金趨之若鶩。保守估計今年漲到1200到1300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從最近全球各大金融市場的相關性來看,十月份下旬美國股市的調整,無疑是推動金價跌破1043的區間下軌,并跌至1025的主要原因。隨著周一美元反彈、股市和油價下滑,全球市場顯示出,它們尚未從一年前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盡管全球經濟出現了明顯的復蘇跡象,美元卻仍被視為避風港,在投資者避險意識增強時走強,在投資者信心增強時走軟。
現在十月份剛剛過去,從歷史經驗來看,十月份通常不是金價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份,還有股市也通常會在十月份有所調整,最近幾個星期美股的大跌印證了這種歷史經驗。根據歷史經驗的統計,9月份、11月份、12月份是黃金表現最好的幾個月份。十月份過后,隨之而來的是西方的感恩節和圣誕節,緊接著是中國的新年,這些都是黃金的需求大幅上漲的時期。大型交易商一般會在這些節日之前就提前買入黃金,所以黃金的實際需求會從11月份就開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