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存量的全部黃金價值按照現有價格不到三萬億美元,只相當于美國全年GDP值的五分之一,更是連全球貨幣流通量的一點零頭都不到,黃金不漲,焉有道理?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金漲的不是它本身的價值,漲的是"紙幣功能弱化"的機會成本。 "貨幣戰爭"的預言似乎正在成為現實。2009年的深秋時節,黃金價格終于突破了1988年創下的歷史記錄,達到1120/盎司美元的巔峰。如果把黃金價格比喻成一個登山者,那么21年的時光方走完兩個峰頂之間那道深深的山谷,其路徑之漫長曲折,其峰谷落差之跌宕,頗令人唏噓不已。 伴隨黃金價格的飛速飆升的,還有以下三件令投資者玩味良久的事件:一是印度政府一口吞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拋售的200噸黃金幾乎耗費其外匯儲備總額的5%,相當于印度一年進口軍火交易額的三倍;二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允許投資者以黃金現貨作為期貨交易保證金,使黃金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36年后,再度以一般等價物的面目出現;三是有西方媒體報道美聯儲的8924噸黃金其實早就被借給國際"黃金空頭銀行",而近期黃金價格的暴漲使空頭銀行無法在低位平倉其高價空單,美聯儲的黃金儲備有可能化為泡影。 以上情形使我們感覺世界好像重新回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后的那一段時期:二戰后高速發展的重大技術創新趨于停止,阿拉伯對西方實行石油禁運后國際油價暴漲,繼而產生席卷全球的通脹,美國因卷入越南戰爭軍費開支巨額增長導致嚴重財政赤字,終于使世界貨幣體系發生根本性變革,由美元掛鉤黃金,其他貨幣掛鉤美元的金匯兌本位制徹底瓦解,而黃金價格則早在此數年前的"黃金總庫"解體后,即開始了其20年上漲30倍的瘋狂歷程。 正是看見美國在危機后的整體經濟狀況依舊在創記錄的雙赤字額、失業率和金融體系緩慢修復的泥潭中掙扎,導致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遲遲無法轉為中性,全球投資者才被迫把避險頭寸大量涌入黃金和大宗商品,使黃金和大宗商品價格連續出現幾近一年的不停歇的上漲,而且從危機前高峰值的價格比值上看,國際油價和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至今只有最高值的50%,而黃金價格卻早已一騎絕塵地呼嘯而去。 恰恰在這一點上,已經幾乎喪失商品實際功能的黃金,起到了全球貨幣定價標準紊亂時期的安定作用,因此,黃金的價格暴漲也就在情理之中。 美聯儲作為全球"央行"的定位忽然消失了,而歐盟和其他國家貨幣不但起不到美元原來的作用,反而由于匯率的被動升值而大大損害了其經濟運行質量,長期而言,其匯率上升越快,今后付出的經濟代價就越大,這種非經濟競爭力上升因素形成的匯率變動也就注定不能長久,反而成了"飲鳩止渴"之舉。 在此情形下,黃金一舉擺脫了"特里芬難題"的困擾,成為全球經濟"后危機時代"貨幣儲藏手段功能得以強化的唯一媒介。 但是,無論如何,全球經濟卻決無可能重新回到金本位時代,這不但是由于黃金本身的自由兌換和自由遷移不能實現,更主要的是由于金本位貨幣缺席所對應的全球經濟基礎和發展水平早已面目全非,全球經濟的生產過剩、技術創新、制度變革和金融深化現狀所依賴的信用杠桿,最終一定是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最有力工具。一旦全球新的貨幣金融體系重新得以確立,則黃金的價值必將重回原先的軌跡,而從中線上看,黃金價格重心的上下,取決于美元加息周期何時到來。 但是現在,我們可能只能看著黃金的上升曲線,如騎士一般優雅地遠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