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金融危機,使很多金融大亨隕落,卻也令一些銀行和銀行家崛起,瑞信及其董事長德瑞克便是其中之一。 而大銀行的董事長現如今并不好做,好比坐在火山口,時不時需要扮演一下救火隊長的角色。還好,德瑞克一直是搞風險控制的,所以他在瑞信董事長的位子上頗顯從容和自信。 德瑞克自稱是一個頻繁的“中國訪問者”。在其職業生涯中,已經到訪中國60多次,接近每年來兩次。但是他說,他從來不認為自己了解中國,而正是覺得了解不夠,想了解的興趣才會始終不減。 他不像某些銀行家那般嚴肅,只有企業標記而少有個人的烙印。他的表情一直很豐富。講到有趣的事情,他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過去兩年,金融圈風聲鶴唳,瑞信卻是這場危機的最大贏家之一,成為很多投行紛紛效仿的對象。盡管在2008年,瑞信也一度虧損82億瑞士法郎,但2009年,瑞信迅速實現盈利。在第三季度,瑞信凈利潤達到24億瑞士法郎,資本回報率達到25.1%。現在瑞信的競爭對手們開始正視這個勁敵。德瑞克相信,這一切并非*運氣,而是*實力。 記者:我留意到,在2007年第一季度,你們就開始削減次貸和抵押債券證券業務,那時候市場還比較火,有什么特別的事情或者數據讓你感覺市場風雨欲來? 德瑞克: 其實早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就感覺有些不對勁。當時,我作為瑞信集團副董事長和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每天看無數的報表和數據,當時就感覺市場比較危險,但是說不上某個特別的事情或者數據。而且一般而言,市場好個六七年,通常就會來一次衰退。所以,我想應該是到了需要提高警惕的時候了。不過,公司這么大,問題也這么復雜, 想做和真正做需要一段時間,從著手做到做得有成效還有一段時間。真正著手調整是在2007年。 記者:2007年的時候,做這些戰略調整,是不是特別困難? 德瑞克: 當時,我們的有毒資產包括三大部分:次級債、高收益金融產品和商業地產抵押債券。2007年1季度,我們開始削減次貸和抵押債權證券業務。2月,瑞信決定對B級住房貸款證券采取一系列短期的對沖活動。在瑞信與2007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中,我們再次強調了對于次貸市場的擔憂,決定大舉投資外匯和利率產品等流動性強的領域。 當時的抉擇的確很艱難,尤其有些正是我們的優勢項目,比如我們退出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證券業務,是世界一流的。風險套利是另一項被關閉的業務。該業務開始于1994年,曾經在多個經濟周期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由于該業務本質上仍有極強的波動性,無法達到銀行新的業務標準要求,也被放棄了。 最困難的時候,瑞信的投行體系中有990億瑞士法郎的受損資產,在2009年初,這一規模已經削減至80億瑞士法郎。 當市場在2008年9月因雷曼兄弟破產而崩盤時,我們先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其比同業機構有著更強大的底氣。盡管也有損失,但是我們沒有依*政府注資,而是通過自己增發新股,提升了我們的一級資本充足率。 記者: 市場總是反反復復,碰到危機的時候,大家都收縮戰線,關閉高風險產品,但是過幾年,是不是又會重新開始做高收益高風險的項目呢? 德瑞克:市場總是變化的,市場恢復,并且保持幾年的繁榮,金融機構不可避免地又會進行一些高收益高風險的交易。這是很難平衡的一點。因為我們要對股東負責,要給他們賺取合理的回報,但是又不能太冒進,給自己帶來太大的風險。 現在,都已經有人批評我們資本充足率太高,資金使用效率不高了。其實,市場總是幾年好,幾年壞,這樣輪回的。但是身為董事長,我的重要任務,就是在控制風險和取得高回報之間做好平衡。既能夠對股東負責,也能夠把瑞信這家百年老店的歷史延續下去。 我們驕傲的是,我們現在16.4%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達到瑞士對銀行業2013年的監管要求。而且從瑞信100多年的歷史看,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監管者要求我們提高資本充足率。 記者:現在大家普遍關心,在災后監管方面,會不會出現過度監管?你認為一個好的監管框架是怎么樣呢? 德瑞克:起火了,消防員來了,但是火滅之后,卻出現了水患,這種并非不可能。我的確也比較擔心在危機之后出現過度監管的問題,而一旦出現這樣的現象,對銀行業的健康發展乃至全球經濟的復蘇,都是不利的。條條框框太多,對銀行束縛太多,不利于銀行的正常經營和創新。 我認為,災后監管,首先是國際協調,出臺一個統一的監管方案。否則,各國各自為政,不利于真正實現對跨國銀行的有效監管,而且銀行為符合這些監管需求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財力也更大。其次,對銀行的監管盡量要求簡單透明,也不能太過于細致。畢竟這個市場上,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風險偏好。有些投資者喜歡普通股,有些喜歡債券,有些則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衍生產品。如果監管者只允許銀行給投資者提供口味單一的菜,這顯然不符合市場的需求也不利于銀行業的發展。 記者:現在銀行業是不是已經走出危機,迎來好日子了? 德瑞克:這場危機,給銀行業帶來的變化是深刻的。在未來,很多事情都會改變。全球銀行業的整體框架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商業模式也會修正,新的監管要求也會陸續出臺。過去兩年的日子很困難,但是未來兩年的調整期,也會很困難。 對瑞士來說,未來兩年,將決定瑞士金融業在全球是否還具備競爭力。這不僅僅影響瑞士的就業情況,同時還影響到瑞士整個國家的前途,因為金融業是瑞士最重要的產業。 記者: 瑞信剛剛宣布,從明年1月1日開始,提高對高管的基本薪酬水平,現在銀行高管的薪酬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你們怎么還調高薪酬? 德瑞克:應該說,瑞信調整了新一年度的員工薪酬結構,調整后的薪酬結構,與G20峰會上對金融業所提出的要求相吻合。在新的框架下,董事以上高管的固定薪水部分都有所增加。在過去兩年,瑞信根據市場情況對薪酬結構有所調整,現在情況變了,也應該再做調整。總體而言,瑞信對員工薪酬的原則沒有變:固定薪酬和按表現劃分的花紅。按表現劃分的花紅包括現金、延期派發的股票和延期與ROE掛鉤的現金獎賞。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員工和股東的利益相一致。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