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有若干名議員要求美國財長蓋特納辭職。23日,部分美國媒體也加入了“逼宮”行列。據《紐約郵報》網站援引消息人士的表態,摩根大通現任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可能取代蓋特納。 自年初上任以來,蓋特納面對著深受危機沖擊的美國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從工作積極性上考量,不可謂不兢兢業業。但結果是財長寶座尚未坐滿一年,便要直面“下課”危機。 美國國會的辯論中,在野黨議員向執政黨政府官員“叫板”的事例屢見不鮮,但本次卻有為數不少的民主黨自由派議員站在蓋特納的對立面。這部分議員聲言的“逼宮”理由是白宮經濟政策無力促進就業增長,但奧巴馬政府對華爾街高管的“嘴硬手軟”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此前,蓋特納始終在努力創造一條中間道路,即在反擊共和黨對白宮經濟刺激計劃質疑的同時,抵制本黨自由派議員嚴懲華爾街高管的要求。 蓋特納選擇這樣的政策方向并不意外,因為當初奧巴馬選擇蓋特納作為財長的一個重要理由,便是他曾參與前任小布什政府對貝爾斯登等金融巨頭的救助,可以針對華爾街展開有效救助與治理。換句話說,當初確定財長人選時,白宮新主人并沒有鐵了心要讓華爾街高管們好看,而是一心希望華爾街盡快“療傷”,在重塑美國金融輝煌形象的同時重新擔負起為實體經濟“輸血”的責任。 然而事實證明,白宮還是沒有完全認清華爾街的貪婪嘴臉。更糟糕的是,因為政府救助而狀況快速好轉的華爾街巨頭,并沒有按照白宮的設想行事——不僅高額獎金照發,還緊捂錢袋拒絕向實體經濟注入資金。 從這個角度來講,遭遇“逼宮”對于蓋特納本人也許是不公平的,卻也是任何一個有可能在2009年初出任美國財長一職的人的必然命運。需要強調的是,隨著明年年中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臨近,正寄望國會盡快通過醫療改革議案的奧巴馬,仍有著向國會妥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盡管奧巴馬目前還在“力挺”蓋特納,稱包括蓋特納在內的政府金融團隊已經成功穩定了美國金融系統,但未來的某一天,奧巴馬也許會在國會的壓力下“棄卒保車”,讓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財長蓋特納成為最短命的財長之一,不管后者是否真的很委屈。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