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本月11日通過了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這意味著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該法案仍需與參議院的法案相協調,最后交由總統簽署預計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春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圍繞法案的辯論和各方力量的較量會更加激烈。 五大議題 對于金融監管改革,美國政府、立法者及監管機構等各方矛盾主要集中在五個議題,即如何解決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問題、消費者保護、銀行監管、金融衍生品監管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角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孫濤接受采訪時說,本次金融危機引出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控制系統性風險,這也是目前備受爭議的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問題。 對此,監管改革者主要提出兩種解決思路:一種是要求銀行分業經營;另一種是保持混業經營,但加強監管條件。 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美國財政部今年6月提出的金融監管方案中提議設立一家獨立于現有監管者之外的消費者金融保護署,負責監管信用卡、住房抵押貸款等與個人金融相關的業務。對此,美國國會兩院雖都贊同,但在具體實施上卻有不同聲音。 在銀行監管方面,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德建議,合并美聯儲、貨幣監理署、儲蓄管理局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等四大銀行監管機構,以避免銀行業受到多頭監管,無所適從。這一提議遭到多方反對。 在金融衍生品監管方面,目前各方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改變原有的金融衍生品私下雙邊交易方式,將其置于公開交易所集中交易。不過,國會兩院在監管范圍方面仍有分歧。 在美聯儲角色方面,改革者一方面希望美聯儲提高透明度,另一方面希望美聯儲承擔更大的監管責任。 三個不變 雖然美國積極推動金融監管改革,金融業因此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但與以往相比,美國此次金融監管改革仍有至少三個內容未變。 一是改革的核心原則與目標未變。金融業是美國的重要行業,因此金融監管改革仍將是以保護和促進這一行業的發展為目的。 二是美國政府與華爾街的關系未變。美國的金融監管改革觸動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但華爾街與政府的關系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三是力保美國金融業創新精神的宗旨未變。從歷史上看,金融危機只是使創新暫時受到抑制,美國政府并不會放棄金融創新,相反會努力改革機制使之更合理。 兩點啟示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蘭普頓接受采訪時說,美國作為世界上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其金融監管改革對全球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具有示范意義。 首先,嚴控金融風險成為金融監管要務。其次,既要加強監管,又要防止監管過度。 本次金融危機源于長期累積的系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改革更是一項復雜、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奧巴馬在其就職演講中所倡導的“負責任的新時代”在金融領域將以何種面目出現,也尚待觀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