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好轉,各大經濟體央行將于何時執行“退出策略”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來看,由于經濟結構不同,各經濟體的復蘇情況迥異,因此各大央行將依據本身情況有步驟地實施“退出策略”。 美國慎言“退出”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退出策略”事關全球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信心,美國政府很清楚這一點。伯南克表示,美國需要制定一項財政退出策略,這對于保持全球對美國經濟及美元的信心至關重要。他說,美元和美國經濟的走勢將取決于政府控制預算赤字的結果。 美國大銀行的多數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將在2010年中期以前按兵不動。高盛亞太投資研究部門認為,鑒于需求疲弱,就業狀況惡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11年年底之前不太可能提高利率。不過,利率期貨市場預計美聯儲2010年稍早就會升息 另外今年10月、11月美國失業率都達到或超過了10%,為26年來最高水平,提高就業率也成為了奧巴馬政府的工作重點。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提出了多項創造就業的方案,這些方案基本以此前的經濟刺激計劃為基礎。其核心內容,就是美國政府將“三管齊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歐洲維持刺激計劃 歐盟領導人12月11日在布魯塞爾峰會后發布草案,表示在經濟獲得“全面復蘇”前將維持經濟刺激計劃,若復蘇勢頭持續向好,最遲應在2011年整固各國財政。該草案稱:“各項預測暗示我們將在2010年迎來脆弱的復蘇,經濟增速將在2011年獲得提升。但經濟形勢依然十分脆弱且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就業和社會狀況預計將在2010年進一步惡化。一旦復蘇站穩腳跟,政府就應嚴控預算赤字。”在歐盟委員會報告“繼續暗示復蘇正在加強且形成自我持續勢頭”的條件下,“最遲”應在2011年開始整固財政狀況。 盡管歐洲經濟已擺脫60多年來最深重的衰退,但有關復蘇仍依賴政府支撐的擔憂依然存在。西方媒體認為,歐元區經濟走出衰退令人驚喜,但歐元區整體區域內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遠低于1%的數據,仍顯現出該區域經濟復蘇的力度疲弱。 日本需加大刺激力度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日前承認,日本目前處于通縮狀態,并稱將努力克服通貨緊縮。對于通縮發生的根本原因,白川方明認為在于需求的低迷。 白川方明一方面強調要堅持寬松的貨幣金融政策,一方面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克服通縮。他認為,在通貨緊縮及日元堅挺的背景下,日本經濟的前景變得更加不明朗。央行將通過寬松的貨幣金融政策促進金融市場的需求平衡,確保金融系統穩定,防止日本經濟同時陷入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他表示,一旦金融市場出現異常變動,央行將采取果斷措施。 為刺激內需,日本政府也接連出招,日本政府12月初就宣布,實施一項總額為24.4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日元升值和通貨緊縮的影響,避免經濟惡化。這項計劃主要涉及就業、環保、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地方政府和民生等領域。為此,日本政府將通過財政手段投入7.2萬億日元,并將其列入2009財政年度的第二次補充預算。 IMF建議重點關注就業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指出,眼下就開始解除那些幫助全球金融體系承受危機的措施還為時過早,各國應展開合作為分階段實施退出策略做好準備。各國應當擬定針對危機期間各機構實行的多項公共干預措施的退出策略,退出策略應當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情形制定。 經濟復蘇,尤其是就業數據的好轉將成為各國實施退出政策的重要指標。IMF總裁卡恩此前就一再稱,只有清楚地表明經濟復蘇已經穩固、就業市場改善已成定局時,才能實施“退出政策”。 卡恩指出,IMF預計明年年內全球失業人數將會繼續增加,如此大量的人口失業,將帶來顯著的經濟成本,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更令人擔憂。上述經濟成本包括壓低私人需求,而退出時機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私人部門需求的復蘇情況。近20年來經濟指標顯示,就業增長通常滯后于經濟復蘇。卡恩認為,目前就應當制定退出策略,但決策者在決定何時實施退出時,應等待經濟復蘇明確穩固。特別是考慮到失業帶來的高昂和長期的成本,決策者“寧可犯過于謹慎的錯誤,而不是危及經濟復蘇”。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