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中國收緊,愛爾蘭債務危機又起,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糾纏在一起撩動市場敏感的神經,恐慌氣氛油然而生,全球股市屢遭“空襲”,全球大宗商品由暴漲迅速暴跌,市場瞬間逆轉了方向。 歐美A股港股“不給力” 由于愛爾蘭在歐元區16日召開的財長會議上堅持不向外求援,投資者擔心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同時來自中國可能出臺新的緊縮政策的傳聞加劇了市場悲觀氛圍,美國股市16日全線下跌,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78.47點,收于11023.5點,跌幅1.59%;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75%;標普500指數下跌1.62%。 美國三大股指的積弱迅速傳導至隔夜開盤的中國市場,昨天A股繼續延續前日百點大跌的慣性,滬指以下跌40多點低開,全天都在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下方運行,并在最后一個小時突現“跳水”,最終下跌55.68點,跌幅1.92%;深成指跌幅則達到2.45%。兩市個股延續普跌格局,僅241只股票上漲,跌停個股則超過50只。 港股與A股唇齒相依,未能幸免,恒生指數下跌2.02%,收于23214.46點。 大宗商品急轉直下 前期牛氣沖天的大宗商品在連續反彈的美元的打壓下迅速變成“燙手的山芋”。市場預期美元中期上漲的概率增加,以美元為主要定價貨幣的黃金、石油、農產品[20.35 -9.07%]等受壓連續大跌,16日紐約COMEX部門12月期金報價下跌30.10美元,跌幅2.2%,報收1338.40美元/盎司,創兩周以來新低。同日,美國市場原油12月交割期貨合約下跌2.53美元,報收每桶82.34美元,創下自10月29日以來的新低。 在國際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碰觸短期新低的形勢下,國內商品期貨現貨市場表現出更大的恐慌。昨天,上海、大連、鄭州三地交易所共12個品種被封住跌停,各家機構紛紛向客戶發出“觀望”指示。 終端產品年內降價難 由于前期對通貨膨脹的高度關注,此輪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能否傳導至終端產品降價廣受關注。中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高雪峰表示,因為采購大宗商品的生產廠商大多有庫存,從期貨市場傳至生產廠商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并且從價格層面來講,“易漲難跌”。 “以食用油為例,國內市場即將迎來元旦和春節的消費旺季,并且北方冬季來臨,棕櫚油的使用將減少,從而加大對豆油需求的剛性,盡管期貨市場出現暴跌,但從國際范圍內供需仍然偏緊,市場價格降低的可能性很小”,高雪峰表示,“今年年內食用油降價的可能性較小,如果行情出現逆轉,仍不排除糧商調高價錢的可能。”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