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再次證明,無論伯南克怎么低調行事,哪怕擺出一副日元對美元匯率兩個月狂貶17%“亦與我無關”的姿態,也絲毫無損美聯儲處于全球金融體系最核心位置的現狀。周三,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議息紀要公布,只是部分聯儲成員表示了對每月購買850億資產的“擔憂”,就引發了全球市場對美國即將真正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恐慌,全球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場大幅下跌,原油和黃金下挫力度更是巨大,連帶國內A股和期貨市場周四出現斷崖式下跌。 美聯儲為何這個時候放出結束QE的風聲,以試探全球市場的反應呢?我們認為,自去年10月以來各發達經濟體競相以各種手段放任貨幣流動性泛濫的舉動,已經嚴重威脅到全球金融貨幣體系的穩定,以致于美國政府企圖以超寬松貨幣政策持續以繼續獲得美國經濟復蘇的喘息時機的戰略構想遇到了巨大阻礙。 在去年四季度以前,盡管美聯儲接連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但是除美國之外的歐洲和日本央行還是依舊恪守了基本的傳統貨幣政策。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勢頭逐步推進,以及年初西班牙債務危機的突然深化,歐洲央行終于發現,僅僅依*隔靴搔癢的”長期再融資“方案,是無法解決對歐洲經濟最為本質的增長問題的,因此,歐洲央行一反常態,開始采取針對二級市場的無限量沖銷式國債購買行動以注入海量貨幣供應,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也迅速超過了美聯儲。日本則更加放肆,安倍政府為提升剛剛重獲政權的自民黨民意支持率以鞏固其執政基礎,拿困擾日本經濟二十年的通縮問題開刀,一口氣不間斷的打出了一系列定量寬松“保齡球”,日元匯率如同掉線的風箏,完全奠定了日本全球“定量寬松始作俑者”的“市場地位”。 歐洲和日本這兩個超級體量的“跟隨者”的攪局行為,使得全球幾乎全部發達經濟體不約而同的進入到信用無限擴張的黑洞中,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甚至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情形。它露骨地表明,全球各發達國家政府突破債務正常循環的臨界點正在加速到來。與這一令人極度不安的前景相比,貨幣超發所帶來的各國乃至全球經濟真實增長機制扭曲和泡沫持續擴大,無疑是不值得過于大驚小怪的次要結果。 如此一來,美國的如意算盤就難打了。日元和英鎊的暴跌以及歐元未來的運行趨勢,都使美元指數的上升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美國政府借助出口刺激來達到產業振興的意圖實現突然平添了諸多困難。而我們清楚,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美國經濟在財政懸崖和失業率高企的濃重陰霾籠罩下,幾乎唯一亮點就是出口競爭力提升。也正因為如此,美國股市才在近期迎來了五年來的新高及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如果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出現競爭性大貶值,那么美國經濟的唯一亮點也將黯然失色。所以,我們判斷,美國決策部門必定會將注意力重新轉到解決財政失衡上來!那么美元匯率進一步趨強,以大力吸引全球資本回流美國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一旦美國果真退出QE,那么前面幾輪QE所累積的未來美國通脹危險因素將得以大面積緩解,而吸引資本回流又可以有效地繼續壓低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使得美國依舊搖搖欲墜的消費信用鏈條得以維系,這是未來爭取美國財政平衡狀況好轉的關鍵要點。畢竟,通脹提升對美國中下階層民眾的殺傷力度實在太大,美國政府絕對不敢冒在所有經濟籌碼上全部失手的風險,這就是美聯儲官員意圖終結QE的核心政策考慮的基本出發點。 如果說,歐洲及日本當局因其長期處于通縮狀態的經濟運行現狀從而對貨幣量化寬松無所顧忌的話,那么新興市場國家對此的政策回旋余地就小得太多了。潛在的資產價格高漲壓力居高不下,通脹提升深層動力充沛和本國貨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構成了所有新興市場國家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的經濟運行的全景圖,這是由新興市場國家特殊的經濟發展結構和增長模式決定的,因此它們根本無力跟隨貨幣放水,只能眼睜睜看著歐洲及日本構筑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壕溝而基本無所作為。 因此,未來全球經濟運行的結構分化將嚴重改變目前的世界經濟和資本流動版圖,全球金融市場即將進入新一輪的重大動蕩,全球范圍內爆發貨幣戰爭的風險有所擴大,美國將在進一步提高債務上限的前提下實質性的強化美元匯率,美聯儲作為全球影子央行的地位得以鞏固,財政平衡曲線會變得平緩,證券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而這也可能是美國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產業化結果最終噴薄而出之前的最后一次重大政策調整。對于歐洲及日本而言,其央行職責事實上的改弦更張,更是會對其經濟運行乃至全球經濟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日本,2013年將會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國家債務負擔水平和債務依存水平,最終不能完全排除其債務均衡突然坍塌的可能性。新興市場國家則會面臨更為嚴峻的國際需求螺旋式下降的局面,而喪失相當一部份解決其深重的經濟結構缺陷的戰略時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