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1日起,一份據稱為安信證券策略師程定華和私募一哥徐翔討論2013年A股走勢、宏觀經濟判斷的錄音記錄在網上廣泛流傳,并引發市場大幅波動。錄音記錄中所稱的程定華對經濟走勢偏悲觀,“到三季度末、四季度市場會崩盤;價格水平比較高,若二季度能看到8.6%增速,四季度CPI一定在3.5%以上,之后價格將很快垮掉。”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1月份CPI同比增長2.0%,表現溫和。 爭論尚無定論,但老百姓的真實感受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其實,并非是通脹一定會達到某個數字,而是目前的貨幣狀況使得老百姓對CPI上漲越來越敏感,管理層對CPI的數字也不得不越來越警惕。而今年的宏觀調控也將在“穩增長”與“防通脹”之間平衡。 通脹分歧 2013年通脹是否會卷土重來,尚存分裂式的分歧。 渣打的一份報告向中國發出通脹警惕,王志浩堅信,2013年通脹會是一個問題(見本報2月18日頭版文章《通脹警惕》)。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專家委員李稻葵在1月份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也表示,通脹仍是今年的主要問題。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通脹在2013年并不是個問題。 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是其中的一位,他說:“我并不同意有些學者所說的CPI已經進入了上升周期。” 他認為今年的CPI會呈現前高后低,反復但波動不劇烈,甚至還有再度走低的壓力的狀態,數字會在3%之下。 此結論主要基于兩個因素:首先是2013年經濟增長水平依舊趨于下行,外需全年仍然會疲軟、大宗商品價格沒有大幅上漲的跡象,房地產調控依舊,內需尤其是消費增長會保持往年水平沒有大幅上漲的跡象;另一方面,從貨幣的角度來看,由于經濟活躍度下降,貨幣流通速度會大幅減緩,發達國家信貸市場疲軟貨幣乘數下降,中國的貨幣供應增長尚屬平穩,M2占GDP比例會逐漸下降。 但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范為則認為,基于流動性是存量的概念,去年近16萬億的社會融資總量一定會對今年的通脹形成較大壓力。 “貨幣寬松也不必然引起通脹,也就是上述所說的貨幣乘數會下降。”劉維明說。 劉維明認為,從流量因素分析,盡管2012年分別兩次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但這其實是對2011年過于緊縮貨幣政策的相對松綁:2012年M2余額(廣義貨幣量)同比增速為13.8%,新增信貸同比增速為9.8%,雖然比過于緊縮的2011年相對上升,但是與2009-2010年M2平均增速24%和新增信貸平均增速30%相比,2012年的整體貨幣政策仍偏穩健。 如果結合2012年四季度的M2和新增信貸增速,則顯然更沒有必要過于憂心今年CPI的大幅反彈:在去年的最后三個月,M2月均增速僅為1.1%,大大低于去年全年增速,新增信貸增速則更是連續三個月為負值,依貨幣政策相較于CPI走勢的延后共振效應而言,起碼2013年上半年發生CPI大幅反彈的概率相當低。 目前對于CPI的爭論,從貨幣層面分析,如同盲人摸象,雙方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結論自然不同。 美國國際策略和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馬青說:“從定義來看,很難給流動性下準確的唯一性的定義。就相對天氣必須用氣壓、溫度、風力、濕度等一系列指標來描述,流動性的定義也是非常復雜的。” 通脹感受在加大 通脹未必高企,老百姓真實的感受卻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 糧食、蔬菜價格的變動對老百姓的“心理沖擊”最大。以大米為例,唐山市某蔬菜糧油批發市場的章老板介紹,近年來糧食價格每年都會上漲一點,今年似乎更加明顯。“有的品牌雖然實際價格變化不大,但卻將包裝縮小了。像這種東北大米去年每袋60斤左右的價格還不到96元,今年發貨商改成了每袋55斤和58斤兩種,價格是100元和105元。”“這里每天都有不少人相跟著開車來買,多的時候還要排隊。以前見過冬天屯菜、屯肉的,沒想到現在還有點‘屯糧’的味道了。100元一袋的米,買的人還挺多。”他說。 其實,單看CPI數據,過去10年的通脹率比以前要低很多,即使過去5年平均也比早年間低不少,但老百姓為何仍然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對通貨膨脹的反應很強烈? 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宋國青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居民金融資產與收入的比例比過去高多了。1987年末,居民儲蓄存款為當年GDP的25.5%,到2010年,這個比例上升到了77.2%。盡管2011年的5.4%的通脹率大幅度低于1988年的18.8%,但儲蓄存款因通脹導致的損失相對于收入卻接近于1988年高通脹的水平。 他說,雖然居民持有現金的比例比過去低,但其他金融資產比早先增加很多。因為銀行存款是最主要的金融資產,銀行存款利率決定了其他債權類資產的收益率,負利率對居民金融資產的影響不限于銀行存款和手持現金。在正常情況下,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利率也有密切關系。 宋國青分析,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危害。 一種情況是,居民銀行存款中利率極低的活期存款的比例相當高,另外還有手持現金。這兩部分對通貨膨脹幾乎沒有防衛。2012年10月,居民活期存款和手持現金(按流通貨幣的84%估計)約19萬億元,約相當于當年可支配收入的60%。再加上定期存款和其他金融資產,通脹率高幾個百分點的影響非常大。“另外,企事業單位的活期存款比例也很高。雖然銀行間有一定競爭,企業存款多樣化有所進展,活期存款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總的比例仍然很高。”他說。 中國的貨幣和GDP的比例很高,金融市場不發達是原因之一。很多企業一方面在銀行貸款,另一方面又留下不少活期存款,特別是貸款比較困難的企業更要留下防御性存款。如果利率更加靈活,銀行間競爭會導致活期存款的利率接近于定期存款利率,總的利率水平會上升。 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大部分人退休以后還將有數十年的日子。單位退休金和社保有很多實際問題,還有公信力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儲蓄率高是有道理的,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被迫的。如此,社會不能不越來越尊重家庭財產特別是金融資產。 所以,他認為,未來的宏觀經濟政策將會對通脹更加警惕,而出現密集的刺激增長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國際經濟面臨很多問題,出口增長難度增加的情況下,防止內需疲軟也很重要。這樣,保持適度宏觀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 貨幣政策兩難 2月19日,央行開展了近8個月以來的首次正回購操作,規模為300億元,加上2月18日2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本周資金凈回籠達91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有析人士指出,重啟正回購說明中國貨幣政策仍保持適度偏緊。但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分析這是一種平常行為。 他說,1月份無論是銀行信貸增長過快還是社會融資總額過高 (創歷史紀錄),都引起國內足夠的警惕。如果中國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多或泛濫,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更大。所以,目前央行貨幣政策會更為謹慎,如何讓信貸增長與貨幣增長回歸常態仍然是今年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2013年貨幣政策的松緊程度會維持在2012年的基本水平。 易憲容分析,首先因為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如果按照這個目標來計算,經濟增長中速性也就決定2013年的GDP增長目標會放在7%左右的水平。再加上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政治性周期可能導致的地方投資過熱癥。這使得2013年的貨幣政策不需要過度放松,只要保持在2012年的水平就足夠了。 更為重要的是,2013年貨幣政策更要考慮房地產泡沫如何擠出的問題。如果2013年的央行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銀行信貸又有可能流入住房市場。如果住房市場泡沫不擠出,不僅中國經濟增長不可持續,而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 “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之動力”也將成為一個空話。 他表示,如果2013年通貨膨脹率不高,當然是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好機會,但目前來看,老百姓對通脹的感受越來越敏感,央行貨幣政策是不會貿然而動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