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也是金融期貨市場發展重要階段。在穩步發展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兩個金融期貨品種的同時,繼續適時推出權益類、利率類、匯率類金融期貨品,拓展和釋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和能量。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后,全球金融版圖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遷,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相關資料,目前我國在金融期貨期權的發展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在場內產品中,美國場內期權占比58%,我國目前還沒有期權類產品。美國場內期貨市場有1000多種合約,其中對遠期價格有指導意義的合約有400多種,國內期貨市場僅有40種基本合約,缺乏區域性、個性化品種。目前,我國僅有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兩個金融衍生品,美國場內金融衍生品多達700個。因此,我國應把握機遇,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場創新,適時推出權益類、利率類、匯率類金融品種,助推金融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從戰略定位角度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是我國金融崛起重要環節,全球金融版圖變遷正好為我們提供難得契機。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李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從建立我國金融定價權的國家戰略高度,充分審視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重要性,制定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規劃,這包括國家戰略、行業規劃、品種設計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分析人士表示,在金融改革領域,未來可能是“兩率兩化”。其中,“兩率”是指利率和匯率,“兩化”是指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價格形成的關鍵是一個基準的收益率曲線。目前,國內沒有利率價格形成的基準收益率曲線。隨著我國利率、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構面臨的利率、匯率風險在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無法有效地管理風險敞口。這不僅對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構成挑戰,也會影響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只有在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適時推出相應的期貨期權衍生產品,才能保證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目標實現。 業內人士稱,未來金融期貨衍生品發展將向三個方向邁進。一是完善權益類產品體系。在保障滬深300股指期貨平穩運行基礎上,加快推出滬深300股指期權;適時推出以中證500、上證50等其他系列指數期貨。二是在保障5年期國債期貨平穩運行基礎上,分步推出10年期國債等其他關鍵期限國債和利率類期貨及期權合約,逐步健全利率衍生品體系,健全反映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三是適時推出匯率類期貨及期權產品。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