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期間傳來消息稱,上海黃金國際板擬于9月29日中國(上海)自貿區設立一周年之際亮相。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占據世界出庫量近一半的中國黃金市場,即將擁有的“上海金”這一獨立價格指標,也將改變我國黃金市場建立至今缺乏定價權的歷史。 黃金市場“消費者在東定價權在西” 2001年,央行取消黃金統購統銷打破“計劃經濟”后,在上海設立統一的黃金交易市場。2013年,上金所黃金出庫量超過2000噸,占全球消費量近一半,連續7年蟬聯世界第一。 這十多年來,我國黃金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在看起來繁榮的背后,業內人士稱,長期以來,中國金市的金價實際只是一種“影子價格”。據介紹,在價格方面,我國金市長期受到紐約金價、倫敦金價作為世界金價“兩極”的影響。也就是說,由于時差的緣故,前一晚的國外市場走勢影響著國內價格波動,大起大落的行情時有發生,也造成投資者不必要的損失。 杭州期貨市場某知名操盤手坦言,由于金市“消費者在東,定價權在西”的尷尬現實,投資能夠把握大的趨勢就是勝利。而正是定價權的缺失,同樣造成我國投資者的消費拉動對金價影響力不足,而西方投資者眼中的一些季節性波動、地緣危機被相對強化。 而“上海金”的推出,或將改變我國黃金市場實物購買者多、資本市場投資者少的現狀,有助于本土黃金市場的交易品種、投資屬性進一步優化。 “上海金”采取人民幣計價及結算 據介紹,與“紐約金”“倫敦金”等已有國際黃金價格指標相比,“上海金”最大的特點是采取人民幣計價及結算。 稱,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表示,作為央行設立的國內唯一現貨黃金交易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設立的國際板市場供境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交易,境內外投資者可在同一交易系統內撮合成交,形成同一價格。 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國際板接受離岸及在岸人民幣投資。業內人士表示,國際板不意味著“另起爐灶”,而是中國黃金市場將境外投資者引入現有國內市場,實現資本市場開放,有助于提高國內交易流動性,從而增加投資機遇。 “上海金”的交易品種將與國內市場基本吻合,“上海金”交易擬選擇數個現貨品種,并在國際板新設部分品種,供境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交易。而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看來,國際板上線還意味著我國作為傳統用金、產金、購金大國,將努力使黃金交易市場的“中國標準”走向世界。比如說,目前在國際黃金市場,專業金商和中央銀行交易的對象一般是重量為400盎司、成色為99.5%的金錠。上海的黃金國際板如果按照目前國內的成色99.99%等黃金實物標準計價,則將產生真正意義上的“上海金”標準。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關于同意上海黃金交易所設立國際業務板塊的批復》,上海黃金國際板將依托自貿區賬戶體系,實現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國際板首批境外會員已經確定,囊括數十家國際知名商業銀行、投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