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對于新興市場而言是糟糕的一周。 華爾街見聞報道,根據基金研究公司(EPFR)統計,截止本周四,新興市場基金共流出93億美元資金,創2008年來之最。其中71億美元來自中國股票基金。而就在前三周還有資金大幅流入中國股票型基金,僅上周流入金額就有4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這種情形有點像是2013年夏天的重演,當時美聯儲警告將結束QE,隨后新興市場經歷了大規模的資本外流。 一些專家預計,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那么我們將看到2013年那一幕的重演。 但在R-Squared Macro首席投資官Ankur Patel看來,事情沒那么簡單,造成這波新興市場資金沖擊的因素中,美聯儲只是其中之一。 1. 中國 本周資本外流中的絕大部分(大約70%)來自一個國家:中國。 這看起來最有可能是由于MSCI婉拒A股的緣故。 2. 世行 本周初早些時候,世行下調了全球經濟的2015年增長預期,包括新興市場。對于在金融危機后拉動全球經濟復蘇的新興市場,世行警告稱其將面臨“結構性放緩”。 3. 德國國債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發達國家國債收益率的跳漲,尤其是德債。 本年初,德國十年期國債創下歷史低點,此后就開始反彈。歐洲央行[微博]的QE購買了大量德債,迫使其他資管公司將手中的歐元投向全球,包括新興市場。 當這一趨勢開始逆轉的時候,資金就開始從新興市場外流。Patel認為:“所有流動性都回流到了歐元。” 4. 外匯市場 最后,正如高盛的報告所言,“匯率是罪魁禍首”。 強勢美元帶來了新興市場貨幣的貶值,帶來了一場負財富效應。 Patel表示,新興市場投資者“經歷了資本損失,因為其貨幣如今大幅貶值。為了維持購買力,他們被迫出售一些流動性資產,包括股票和債券持倉。” 這就是我們在資金流動數據所看到的。這不僅是新興市場的問題。隨著美元升值,所有貨幣都相應貶值,但新興市場的問題尤其嚴重。 但Patel認為現在認為2013年夏天的一幕將重演“還為時過早”。 “當前,美聯儲緊縮預期帶來的沖擊仍然很小,還不是席卷市場的現象。”但他也承認當前的市場波動可能會產生傳染效應。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