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個大國都在不斷增持黃金儲備。根據最新統計,目前美國的黃金儲備為8133.5噸,德國為3384.2噸,中國為1658噸,居于意大利、法國之后排第五位。可是,在這個“囤金”的時代,加拿大政府卻棄之如敝履,不斷拋售持有的黃金儲備。截至2016年2月29日,加拿大黃金儲備只剩下77盎司,可以說已經基本賣空。 有經濟學家解釋說,加拿大沒有帝國的歷史,缺少帝國雄心,所以自認為沒有必要儲備黃金。其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想法或要面子的歷史大國。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對,也不對。作為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加拿大獲得完全自治權,不過大半個世紀的時間。或許是受庇護慣了,抑或自知實力不濟,加拿大確實八方結交、與人為善,沒有任何稱霸全球的心態。所以,稱加拿大沒有帝國歷史,缺少帝國雄心,是沒有問題的。 加拿大政府拋售黃金儲備,是否就是缺少帝國雄心的一種結果呢?至少在筆者看來,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加拿大并非始終不把黃金當回事兒,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它就曾一度大量持有黃金儲備,最高時達到1000多噸。這說明從未稱霸的加拿大,同樣會囤積黃金作為儲備。從帝國心態角度解釋其拋售黃金儲備,似乎講不通。 根據加拿大黃金儲備變化示意圖,可知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其儲量就一直下滑,從幾百噸降為不足百噸,再從不足百噸降為幾噸,直到最近僅僅剩下77盎司。幾十年來,這種陸續減持黃金的金融政策是前后一貫的,并非心血來潮之舉。至于為什么,他們已經說得很明白,那就是自從1971年與美元脫鉤以后,黃金就變成了一種貴金屬,一種投資品,增持黃金遠遠不如增持美元或歐元更為安全。 其實,放棄傳統的黃金貨幣心理,更多從投資角度看待黃金,已經是歐美各國的普遍金融戰略。目前美國8000多噸的黃金儲備,與1952年的20000多噸相比,幾乎減少了60%。即使這樣,還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美國實際持有的黃金儲備,恐怕更少。最極端的觀點,甚至認為美國早以將黃金拋空。 總而言之,當前歐美各國保有黃金儲備,不再是為了避險、保值,而更多是為了照顧長久以來貨幣持有人的“拜金”心理。實際上,那些金融政治家在內心里,早已看透了黃金的貴金屬實質。加拿大拋售黃金,不過是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而已。 幾十年來,即使全球金價瘋狂上漲,加拿大央行仍然陸續減持黃金,直至今日拋售一空。這說明,加拿大政府更看好其他投資產品,基本上放棄了黃金保值之路。從這個角度來說,除非風云突變,加拿大央行不會,一般也很難影響全球金價的走向。他們那點黃金儲備,實在不值一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賣空了黃金儲備,加拿大仍然是黃金大國,仍然是黃金投資必須關注的對象。一來,加拿大的黃金儲量和產量皆位居全球前十位,不可小覷;二來,作為全球十大黃金生產商聚集地,加拿大影響著全球黃金市場的“供給側”。 五百年前,歐洲各國王室相繼資助探險,企圖開辟通向東方的航道,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國度。英國探險者為了避開西班牙、葡萄牙,選擇向西北行進,結果登上了加拿大。他們在北美轉了幾個月,發現僅有鱈魚和毛皮可以賺錢,至于傳說中的黃金,連個影子都沒有。 現在看來,只能怪英國探險者們運氣不佳。事實上,包括加拿大、美國在內的北美大陸,不僅有黃金,而且儲量極大。根據相關調查,在全球范圍內,非洲黃金儲量最高,占全球總量28%;其次是北美,占24%;接下來是澳洲、亞洲、南美和歐洲,分別占19%、18%、9%和2%。歐洲各國爭相尋找的東方黃金國度,實際上遠遠不如北美“多金”。 具體到加拿大,黃金儲量是多少呢?201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一組數據表明,已經探查的全球黃金資源儲量,大約為10萬噸左右,其中加拿大黃金儲量為4200噸,居世界第7位。而且,隨著其他國家黃金過度開采,加拿大黃金儲量在全球范圍內的排名,只能越來越*前。 加拿大的每個省份,幾乎都蘊藏著黃金。根據1972年的一份勘查報告,加拿大儲金帶主要集中于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卑詩省、紐芬蘭以及西北的育空地區,其中安大略占46.7%,魁北克占 25%,育空地區占13%。這些儲金多為脈金礦,砂金礦較少。所謂砂金礦,即經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巖屑或金粒,在外力搬運或分選作用下沉積于山坡、河溪、海濱等而形成的金礦;脈金礦則是受火山、巖漿、變質等內力地質作用而形成的金礦。此外,加拿大還擁有一定數量的伴生金礦。 遙想當年,進入北美的英、法探險家,實際上就是站在一片“金山”上。 歐洲各國移民登陸后,三百年間,都沒有能夠發現腳下的黃金寶藏。直到19世紀中期,加利福尼亞金礦被挖完以后,淘金工人一路向北,進入英屬哥倫比亞境內,才在弗雷澤河谷發現了金礦。這是加拿大大規模開采金礦的開端,也是維多利亞、溫哥華等城市出現的前奏。 從19世紀中期到一戰結束,加拿大陸續發現金礦,但是其黃金生產量一直有限,平均每年4—23噸左右。一戰結束后,隨著挖掘機械的更新換代,加拿大黃金生產量驟然上升,年平均達50.4噸;從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加拿大黃金年產量更是居高不下,始終保持在100萬噸以上,僅次于南非和蘇聯。此后二十余年,加拿大黃金年產量在50—80噸之間徘徊,依然保持世界第三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拿大黃金年產量才從第3位逐漸滑落,目前位居全球第7位。 由于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未來若干年內,加拿大的黃金開采恐怕都不會重回巔峰。但是,切不要以為加拿大就此淪為了黃金市場的二等角色。事實上,加拿大國內黃金產量雖然有所下降,其各大生產商的黃金開采項目,卻在全球范圍內遍地開花了。 目前,加拿大各大黃金公司,已經將開采重心轉移到了國外。放眼南美、亞洲、非洲甚至歐洲,都可以發現加拿大黃金生產商的影子。而且,這些加拿大黃金生產商在全球同行業中的業績,堪稱優異。2015年,在全球十大黃金生產商中,第一、第四、第五和第九名皆來自加拿大,它們的黃金年產量加起來,幾乎占據全球上市非國有公司產量的半壁江山。可以說,如果加拿大黃金生產商打個噴嚏,全球黃金市場就有感冒的危險。 行文至此,大家應該清楚,制訂黃金投資計劃時,可以忽略加拿大央行,但是千萬不能忽略加拿大黃金生產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