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上半年仍是強者 這幾日,美元在外匯市場上再度成為“王者”,打破了近期的平衡。近期由于受到美國政府一系列救市計劃出臺的影響,支撐了美元持續走強。同時,市場對于歐元區銀行業進一步惡化的擔憂導致了全球風險規避情緒的滋長,歐元兌美元最終失守由去年10月底形成的趨勢線,跌至1.2600下方。 對此,新加坡華僑銀行分析師謝棟銘表示:“去年12月,國際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比價曾出現反彈,但只是曇花一現,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主要貨幣再次進入冬眠期。預計國際主要貨幣對美元的跌勢可能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同時,市場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普遍表示了相似的看法。他們認為:“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美元在今年上半年仍有維穩甚至升值的趨勢,但這一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的避險情緒形成。美國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今年1月份的失業率達到7.6%,相比次貸危機爆發前上升了逾3個百分點。同時,美元利率已接近于零水平,而新經濟刺激方案的資金來源恐怕就是印鈔機。從美國整體的經濟狀況來看,美元無法保持長時間的走強,估計今年下半年將開始走弱。” 人民幣:維穩是正道 日前,由于不少媒體引用了某雜志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采訪時對人民幣的評論,表示由于經濟放緩以及失業率的上升,人民幣對美元可能會貶值至6.95至7.00區間。該評論立即在離岸市場上引起波動,美元兌人民幣海外遠期匯率NDF大幅上升,其中1 年期NDF上升至7左右,但是隨著中國政府對此事的澄清,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開始回穩,海外市場情緒也逐漸平復,1年期NDF再次回到6.95附近。 謝棟銘表示:“人民幣匯率維持穩定是今年的主旋律。美元兌人民幣在即期市場上穩定的走勢已經半年有余了,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下相信市場上對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談論已經基本偃旗息鼓了,而上周末七大工業國會議相對溫和的言論以及美國財長蓋特納態度的轉變也基本宣布了短期內對人民幣升值政治壓力的緩解。” 他指出:“近期通脹類數據大幅下滑,尤其是生產者物價指數已經進入負增長階段,也使得防止通貨緊縮成為當務之急,盡管我們認為目前中國的通縮風險不大,但是正如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期指出的,防止通縮依然是中國最近兩個月的主要任務。我們相信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能同時為維持經濟穩定發展和控制通縮風險作出貢獻。” 雖然人民幣的貶值可以通過進口原材料價格上升傳達通脹數據,從而使得通脹數據上揚消除通縮,但是這卻可能在當前環境下引發消費者對購買力下滑的擔憂而導致的需求下降,而需求的下滑則很有可能引發真正的通貨緊縮。因此,維持人民幣的購買能力有利于中國向內需型經濟體轉變,也與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相統一。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