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域化到國際化 開展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 澳元去年下半年的暴跌,讓辛學海出口澳大利亞的一張外貿單子損失了將近10萬元人民幣。作為山東機械進出口公司的業務員,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辛學海除了備受外貿生意清淡之苦,還為外幣匯率的短期大幅波動所累。 “現在用人民幣結算還不現實,歐美客戶很難接受,但以后應該是個趨勢吧。”從事外貿進出口十余年的辛學海,8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作為外貿人員希望人民幣加快國際化。 辛學海的這個想法,也是一些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建言獻策的內容,他們認為,人民幣應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加快崛起,應該采取措施讓人民幣更快地“走出去”,推進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的步伐。 人民幣應走向國際 “危機后人民幣走強是大勢所趨,我們應該抓住契機,讓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指出,此次金融危機將引發重大金融創新和突破。 朱玉辰說:“相比較而言,危機中人民幣的地位肯定是提高了,這正是加大人民幣結算功能的時候。現在人民幣還不能做更多的投資功能,但起碼做結算功能是個很好的機會! 民建中央在提交的“關于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提案”中指出,非國際化的人民幣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外貿企業面臨匯率風險、國民經濟過度依賴外匯、外匯儲備資產存在風險、損失了部分貨幣發行收益。 民建中央認為,由于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我國有相當于1.95萬億美元的商品和勞務被美國等國家長期廉價利用。 加大貨幣互換量 朱玉辰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任重道遠,應首先加快周邊化,讓周邊國家和地區更多地接受人民幣。 從去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就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專家指出,這一方面有利于雙邊貿易便利化,減少匯率波動損失,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為人民幣早日成為一種國際儲備貨幣預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此前指出,人民幣從周邊化到區域化,再到最終實現國際化,是其成為世界性貨幣之一的路線圖。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為人民幣走出國門創造了大好機會,應該盡最大所能擴大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互換金額。 金融界人士認為,當前人民幣一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保持了穩定,這對亞洲特別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東南亞國家的支持非常明顯,人民幣的這種“硬性”是亞洲經濟的重要穩定力量。這個時候,周邊國家和地區儲備部分人民幣,只有好處而并無壞處。 不過,人民幣要成為結算貨幣,仍需解決結算渠道、人民幣回流、投資和兌換等多方面的問題。 建立清算中心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當前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時機已經成熟。 朱玉辰認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化,從長期看將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塑造人民幣強勢貨幣形象,我們應該抓住機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當前應首先提高人民幣在周邊地區的國際清算地位。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珠三角與香港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將很快出臺。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透露,有關粵港合作辦理人民幣結算服務相關報告已呈交國務院待批。廣東將在省內4個地方設立30個企業辦理有關業務。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韓正亦稱,已申請在滬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浦發銀行董事長吉曉輝指出,有關部門應以國家戰略高度,關注并思考在上海設立清算銀行(或機構),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步伐。 “條件成熟可考慮將國家支付清算總中心的主要功能移遷至上海,成立相對獨立、市場化運作、國家級的清算銀行,增強我國特別是包括上海區域在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吉曉輝建議。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人民幣國際結算的步伐已是不爭事實。有消息稱,有關人民幣結算的批準文件不久將下發,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有望成為首批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銀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