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尚未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人民幣已堅定不移地踏上國際化之路。此間觀察家認為,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雖然市場需求是主導因素,但相關部門也需要采取措施,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在理論上,一國貨幣國際化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本幣在一般國際經濟交易中被廣泛用來計價結算;第二層面是本幣在外匯市場上被廣泛用作交易貨幣;第三層面是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主要貨幣之一。 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初級階段。目前,我國已初步具備良好條件。我國目前對外貿易規模已相當大,邊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的需求日益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開展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工作。而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的推出,無疑將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近期央行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簽署多個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也在第一層面上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初衷是為了應對短期流動性問題,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維護金融體系穩定,但貨幣互換中的創新機制,如支持互換資金用于貿易融資等,則推動了國際貿易中的人民幣計價與結算。 此外,國務院已經通過推進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意見。隨著上海各項金融功能的逐步完善,上海將可能成為區域性人民幣清算中心,并推動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范圍和規模的發展。 可以說,盡管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市場需求使然,但也需要相關部門積極推動。首先,選擇人民幣國際化具體模式。回顧全球主要貨幣的國際化路徑,美元國際化主要是依賴全球性匯率制度安排,歐元國際化路徑依賴的是貨幣主權聯邦制的區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國際化則是依*實體經濟的發展與金融改革的深化。專家認為,歐元國際化和日元國際化的路徑對于人民幣而言均可借鑒:可努力首先在大陸和港澳地區實現貨幣統一,在較大區域內走日元模式。 其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需要考慮人民幣流出及流入渠道的暢通。人民幣回流機制是事關人民幣國際可接受程度的關鍵。繼續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范圍,加大境外人民幣債券發行,開拓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渠道,建立現鈔回流機制等應該成為接下來人民幣回流機制建設的重點。 第三,在短期內,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意味著亞洲的其他發展中國家與中國交易的匯率風險很小,交易成本下降;保持本幣穩定或堅挺也有助于增強非居民持幣信心,必然會提升人民幣在亞洲的地位。 第四,積極參與、主導區域經濟金融合作,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并在這一經濟合作框架內逐步謀求貨幣合作,待時機成熟時替代其他的貨幣或以人民幣為主導創造單一貨幣實現貨幣統一。 從長遠看,我國需保持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以穩定的經濟增長為人民幣提供良好的信用基礎;加快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化改革,以完備的國內金融體系為人民幣國際化構筑安全屏障;建立更為主動的匯率形成機制,在人民幣逐步國際化的基礎上,逐步擺脫人民幣對原有國際貨幣的過度依賴;穩妥有序地推進資本項目開放,讓人民幣逐步成為廣泛接受的自由貨幣。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