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京大行外匯交易員表示,美元在國際匯市上走勢疲弱是近期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之一。該交易員告訴記者,在近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兩次突破6.83元關口,顯示市場美元拋壓較為沉重。
據悉,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份就業人口減少幅度降至一年來最低,但失業率跳增至26年以來的高位。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勞動節長假接近尾聲,美國汽油需求旺季即將結束,或意味著美國將進入需求疲弱期。而高失業率也凸顯出消費領域疲弱,將可能給整體能源需求推動下經濟復蘇帶來負面影響。受此影響,美元在國際匯市上對各主要非美貨幣表現走軟。昨日,澳元、新西蘭元等貨幣對美元匯率均維持在一年以來高點,除日元外,主要亞洲市場貨幣對美元均表現走升。
據了解,國際經濟形勢目前已經整體出現止跌回穩的跡象,美元的避險作用將在國際匯市上持續減弱。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已經走出“先貶后升”態勢,但該月并未突破6.83關口,匯率始終在6.83上方波動。而人民幣匯率在最近兩個交易日連續升破6.83元關口,料將支撐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進一步升溫。昨日,這一預期已經引發了海外無本金交割市場(NDF)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走升,1年期NDF報價在6.7620-6.7680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行近百點。
除此以外,交易員還指出,由于受到經濟復蘇預期全線向好影響,人民幣在今年剩余的3個多月時間里有望呈現震蕩上行局面。據介紹,由于7月份低于預期的經濟數據導致了市場的調整,但絕大多數分析機構對于中國經濟復蘇趨勢預期并沒有變化,目前來看8月經濟數據有望全線回升,甚至一直不被看好的出口行業,降幅都有望較前期大幅收窄。
有消息顯示,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克農近日稱,受到出口整體前景有所改善影響,中國8月出口預計較上月增長,同比降幅較7月進一步收窄。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相關負責人此前曾預計,中國出口到11月時將隨海外需求回升而出現同比正增長。
“一國的幣值主要還是建立在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礎面上。目前來看,在經濟預期普遍向好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進一步升溫。而三季度保持在當前格局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如果經濟復蘇預期繼續升溫,人民幣匯率有望最快在四季度出現上升格局。”上述交易員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