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以來,黃金日益成為大宗商品市場中被關注的主角。國際上圍繞黃金和美元的討論沸沸揚揚,總的來說看多黃金的論調占絕對多數,相應美元貶值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的不斷走高,美元對世界其他主要貨幣貶值超過15%也為這種論調提供現實的依據。 不可否認,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各國通過普遍降低利率釋放流動性來沖減不良資產泡沫的貨幣政策不失為解決危機的好辦法。從我們中國的國情出發,現行的低利率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幫助政府達到8%的經濟增長率的預期。但是,如果我們聯系當今世界的金融環境,以美元為主導的結算貨幣的趨勢和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現狀,中國以美元為主要外匯儲備的結構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隱患尤其讓人擔心。先不論美元貶值給外匯儲備造成的損失,中國作為目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國,要想保護本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利益,擴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就必須在削減美元比重的同時,增加更加安全穩定的國際流通貨幣儲備。 黃金,在弱勢美元背景下,不僅是中國的選擇也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選擇(印度央行日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購買200噸黃金,約為后者擬售黃金總量的一半,國際金價為此一度突破每盎司1100美元的心理關口)。黃金儲備不僅是一種金融資產,更是一國貨幣的終端支付能力的體現。人民幣的國際化需要中國繼續保持強大的GDP和貿易增長性,更需要自身可流通資源的豐富儲備——尤其是黃金。 很多年以來,各國已經習慣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收支體系。其實,美元的信用體系在1970年以后已經解體。原因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違背了二戰之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時美元兌換一定量黃金的承諾。但是,由于美國掌控關貿總協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三大世界貿易金融支柱組織,依托二戰建立起的世界政治,貿易和金融霸權,美元依然是信用貨幣時代的首選儲備貨幣。這期間,除了兩次石油危機、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等不安定的政治因素造成黃金價格的大幅度上升,在其他的年份里,黃金這一昔日的貨幣之王一直被邊緣化。 按照,美國金融界的說法,黃金不適應當今時代的經濟發展規律。因為黃金的產出速度無法跟上經濟發展速度,容易造成貨幣稀缺而形成通貨緊缺拖累經濟發展;黃金在國際貿易中交易成本太高;各國黃金計價不統一等問題,所以斷定黃金已經失去貨幣屬性,僅是一種裝飾品和工業品原料。 事實果真如此嗎?即使是對的,為什么全球經濟大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沒有把本國黃金儲備全部拋空。為什么二戰之后,英法德日在本國經濟恢復崛起之后,沒有用它們賺取的美元作儲備貨幣,反而去美國國庫兌換成黃金拉回本國呢。為什么這些政治上已經被美國矮化,經濟上依賴美國的國家還有能力為本國貨幣在國際收支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呢。 原因就在于黃金無論多么不好,也具備終極可支付性,它作為財富的象征在人類的心中根深蒂固,它已經超越了文化,超越了地域,貫穿了人類貨幣史。在這一點上,信用貨幣,以貨幣發行國政府的信用為后盾,以維護本國經濟貿易發展目的來制定貨幣政策的特點就顯得“自私”。所以,問題就來了,美元是否堅挺,利率政策怎樣完全以美國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世界各國對此只有被動調整的份,而沒有主動制約其價值浮動的能力。 我們中國很受傷,西歐日本等經濟強國政治盟友也一樣。國民的財富在國際市場上以美元定價的結果就是,各國人民為獲取美元而辛苦工作,而美元的每一次危機都通過天量的印發來解決債務問題。這種變相掠奪別國財富的手法,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不斷上演。面對這種不利的國際貨幣體系,綜合別國回避風險的經營,筆者總結了這樣一些政治經濟手段。通過這些手段,不僅可以回避美元泛濫和貶值,還可以同時利用美元幣值不穩,信譽受損的時機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首先,提高自己國家的黃金儲備,即使本國貨幣與黃金不掛鉤,也要提高信用支付能力。這一點,即使最不用擔心支付能力的美國,也一直很注意保持自己優勢的黃金儲備規模,而且國際上主要的儲備外匯背后都有本國強大的黃金儲備量作支持。(美國8133.5 噸、德國3412.6 噸、世界貨幣基金組織3217.3噸、法國2508.8 噸、意大利2451.8 噸、中國1054 噸、瑞士1040.1 噸、SPDR 黃金信托1024 噸、日本765.2 噸、荷蘭621.4 噸。比較發達國家的黃金儲備,中國的黃金儲備量還是很有必要達到與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同等地位的規模。 其次,擴大本國貨幣在區域經濟中的流通能力。以日元為例,日本的經濟規模在世界排第二,貿易量排第三,但是在亞洲各國的投資和各種形式的援助卻排名第一。這些投資和援助大都透過本國企業進行,當然,在匯兌和結算中當然用日元。中國近些年對外資本輸出力度在不斷加大,尤其對第三世界國家和周邊鄰國的資本輸出已經超過日本。人民幣在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鄰國有很好的流通能力。只要政府間能夠擴大合作,把市場規范化,人民幣也會像日元一樣可以在區域經濟中擴大影響力。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后已經連續高速發展了30年,中國高達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僅是中國人民勤勞致富的證據也是美元一家獨大的畸形國際貨幣體系的體現。參考別國貨幣國際化的經驗,黃金儲備的增加是基礎,擴大貨幣國際流通渠道是保證,擴大國際交易中人民幣的使用量是最現實的突破方向。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