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華大使洪博培18日在清華大學稱,“很多國家也很關切”人民幣升值。
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詳見早報昨日A38版《世行、IMF齊促人民幣升值 歐盟兩高官稱不應施壓》)之后,歐洲也可能加入到支持人民幣升值的陣營中。
18日出版的法國《回聲報》刊登了對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的專訪。據《回聲報》報道,德古特稱,人民幣幣值被低估,從而有力提升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他希望中國政府在未來數月內允許人民幣升值。
但對于130名美國國會議員聯名上書要求對人民幣施壓的激進做法,德古特持謹慎態度。《回聲報》的報道稱,德古特說,對中國公開施壓只會起到反作用,他不會建議歐盟和歐元區采用這種方式。
“很多國家很關切升值”
“這是不公平的,也是有害的。”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直指美國國會對人民幣匯率的施壓舉動。
“雙方應冷靜、理性地對待貿易摩擦問題,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辦法。”秦剛說,“我們希望美方采取切實行動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平衡發展,特別是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
可查資料顯示,隨著中期選舉的臨近,美國國會對人民幣的施壓之聲本周匯成一片洪流:美國眾議院兩黨130名議員聯合發布公開信,要求美國政府采取包括貿易制裁在內的一切措施,對中國施壓;美國參議院則罕見地發布由兩黨議員共同提出的法案,敦促人民幣升值;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多個委員會開始著手準備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舉行一系列聽證會。
“估計接下來幾周會有很多重要的協商。”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18日上午在在清華大學演講時間,這樣回答清華大學一位學生的提問。
“這些協商將十分十分重要。” 洪博培說,人民幣升值“不僅僅是美國關切的問題,很多國家也很關切。”
時間顯然已不多。外界普遍關注,承受著國會巨大壓力的美國財政部這次是會唱紅臉還是白臉,其在4月中旬會不會一反常態地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
緩慢升值基本成共識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展開協商,人民幣會不會升值?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的觀點是小幅升值:“只有各退一步,才能實現雙方共贏,貿易戰肯定不是各方所期望的。”
對此,一直反對升值的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也表示贊同。他說,在西方政治壓力下,可以適度微調,因為開打貿易戰的話,受損害最大的可能還是出口企業。而選擇“微調”的話,中國企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將出口目的地逐步轉移到南美、非洲等地,并增加國內市場的份額。
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也持緩慢升值的觀點。他指出,綜合考慮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人民幣升值將非常謹慎,“年內升值幅度不宜超過2%”。
摩根士丹利預測的升值幅度則相對較大,其預計人民幣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一次性升值2%~3%,之后恢復逐步升值趨勢,預計201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4%-5%。
摩根士丹利還列數了上述升值方式對中國經濟的好處。從宏觀層面看,報告稱,人民幣的上述變化將使得中國經濟處于更加有利的流動性環境中。
從微觀層面看,人民幣升值將對大型企業的基本面產生影響,其中主要受益者是航空公司、煉油企業、鋼鐵企業,而受到不利沖擊的主要是出口商,如有色金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