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們的激憤也有部分經濟學者支持。華盛頓的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主任Fred Bergsten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人民幣幣值重估是降低美國失業率的最有效措施。他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被低估了40%,如果沒有這一差距,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將減少1000億至1500億美元,將為美國創造60萬至12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
對抗美國國會的最強硬組織是中國各大出口商行業協會。比如,中國機電行業去年出口占中國總出口的近60%。最近,該行業協會邀請美聯社、路透社、彭博新聞社和道瓊斯四家外國媒體與中國報紙一同參加其有關貨幣政策的新聞發布會。會議傳達的明確消息是:人民幣升值“將使我們受到傷害”,希望中國政府在貨幣方面保持“堅定的立場”。所有中國的出口商異口同聲地強調,現在讓人民幣升值會造成比2005年更可怕的影響。
過去數年間,中國持續的貿易順差使中國成為眾矢之的,匯率政策備受指責。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持續的巨額貿易順差顯示出,自2008年年中以來一直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被低估了,形成了中國出口商的“不正當”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中國官員則反駁,過去一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大幅收窄。現在,北京的立場可能得到數據支持。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3月份迄今中國出現貿易逆差逾80億美元。若3月份真實現貿易逆差,意味著維持近6年的中國持續貿易順差格局將改變。中國上一次出現月度貿易逆差是在2004年4月。3月份官方貿易數據要到4月10日才會公布。早在溫的講話前,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就預計3月份整體將出現貿易逆差。他指出,2010年的前兩個月,美國、歐洲、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分別增長37%、35%和48%。1、2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0%。
3月份如果出現實際貿易逆差,表明其他國家通過向中國出售商品促進了他們自身的經濟增長。而且,貿易逆差將減輕中國貨幣與貿易政策面臨的國際政治壓力。在媒體公開溫的講話后,海外貨幣市場對人民幣未來升值預期略有下滑。
當然,即便出現了一個月的貿易逆差,也不一定會持續。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的經常帳戶盈余將在今年增加至3040億美元(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在2008年創下紀錄后去年急縮至2841億美元)。可見,只要中國還有盈余,人民幣匯率還會時不時地成為某些貿易伙伴內部經濟問題的替罪羊。
至于正在迫近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摩擦,我相信中美兩國政府會更理性地控制局面,尤其是美方。美國時間24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就傳達出較之前緩和的聲音。他承認美國不能強迫中國做出這一改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也表示,相信兩國有智慧和能力來解決問題。不錯,智慧、能力都很重要,但理性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