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周二(6月1日)援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的講話稱,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是低估、高估的問題,重點應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上。 吳曉靈表示,中國將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增加匯率靈活性必定是未來的方向,但靈活性的增加應選擇一個較好的時機來實施。 她指出,影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兩大因素。第一,是中國有大量生產要素的價格并未市場化,導致其價格偏低,因此人民幣似乎也更為便宜。第二,是中國曾建立參照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該項改革停滯。 吳曉靈稱,危機的發生令中國政府在匯率問題上更傾向于讓企業免受更大沖擊,因此收窄了波動范圍。而在適當的時候,政府將再次貫徹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她同時承認,由于人民幣盯住美元,此次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歐元急速貶值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吳曉靈指出:"我們認為歐元匯率的貶值是暫時的,歐盟已經看到了自己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