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滿周歲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如今已結束星星之火,迎來全面開花。6月22日,央行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境內的試點地區擴大到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境外試點地域則覆蓋所有國家和地區。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穩定推進,對貿易部門而言,有助于緩解匯兌風險,對貨幣當局而言,有助于改善貿易部門結售匯所帶來的基礎貨幣的被動投放,進而提高中國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當然,跨境貿易的本幣結算也將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預示人民幣在國際舞臺上將扮演更重要角色。顯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承載了中國諸多之期許和向往。 有效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跨境貿易結算,尚需從制度層面的進一步改革。 首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乃至人民幣國際化,牽涉到如何把握好資本項目開放與國內金融系統風險之間的動態平衡問題。一方面,人民幣跨境結算和國際化客觀上要求央行有序放松資本項目管制,降低交易成本。否則人民幣境外流轉將缺乏吸引力,而境外投資者不愿持有人民幣資產,自然也很難有效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另一方面,資本管制的進一步放松,不可避免地給國內金融系統帶來日益突出的外部沖擊,考驗著其風險可承載能力。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系統的影響有限,恰恰得益于中國實行嚴格的跨境資本管制和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因此,放松資本管制和避免對尚國內金融市場的沖擊兩者之間關系的拿捏,將影響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其次,構建有效的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是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置條件。目前人民幣在境外的供給主要集中為境內居民使用人民幣在港澳和境外的消費、央行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以及人民幣境外走私等途徑,這些供給渠道存在容量小、成本較高以及不便利等特征,難以有效支撐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 缺乏有效的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為境外人民幣資產的管理帶來了難題。境外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需要借助在境外開展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使資金回流中國國內。這增加了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頭寸的成本和風險,降低了其意愿。 當前,央行等部門一方面致力于降低境外投資者直接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門檻,并拓寬境外投資境內市場的渠道,如最近香港擬放行香港人民幣資金投資A股的便利,研究在香港發行內地上市公司的存托憑證,以拓寬境外人民幣持有者的投資渠道。另一方面,研究在香港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促進境外人民幣頭寸的屬地化管理,同時研究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和香港聯交所考慮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以強化境外人民幣投融資市場規模。 然而,通過創造條件便利境外人民幣回流境內,允許境外人民幣持有者直接投資境內金融市場,雖然可以緩解境外人民幣投資渠道不足問題,但不利于提高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頭寸的持有意愿。畢竟,回流境內直接投資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存在較高的回流交易成本和投資風險。 而加速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目前香港和上海都在爭取人民幣離岸市場業務),目前顯得有些遠水不及近火。一方面,境外離岸人民幣市場目前依舊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容量有限,至少目前尚難吸引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頭寸的意愿,從而也難以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產生支撐。另一方面,在當前國內利率依然非市場化等情況下,境外離岸人民幣風險資產的管理面臨諸多困難。顯然,這意味著即便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獲準籌建,能否有效吸引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愿,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還要取決于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