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為自己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之前,他必須先找到能“接盤”歐洲央行的人。 歐洲央行大部分官員明顯已經開始厭倦扮演債券最終購買人的角色,上周該央行僅收購了6.03億歐元債券,大大低于此前一周的26.67億歐元。這項旨在幫助歐元區債務問題國渡過危機的購債措施,如今卻首先遭遇央行內部官員的“倒戈”。 理論上來說,歐洲央行應該擁有極大的自由,不但有獨立地位,而且資產負債表規模也不會受到明確限制。問題出在歐債危機上演,世道就變了。目前的現狀是,歐洲央行無法在不削弱貨幣政策監督能力的情況下無限制買入債券。而且買得越多,負面效應似乎也就更大。 歐洲央行最近作出決定稱,將把自身的資本金提高50億歐元至107.6億歐元,這難道是在告訴人們,其實歐洲央行自身也需要被救助? 如今歐洲央行的尷尬處境不能不說是拜此前轟轟烈烈的龐大購債計劃所賜。在歐洲央行沒有作出增加資產的決定前,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竟然高達1380億歐元,24倍的負債資產比高于任何一家歐洲商業銀行的合理值,甚至并不比雷曼兄弟倒閉時的比率低到哪里去。 在這種“艱難”處境下,歐洲央行仍在勉力斥資扶持那些問題國家。這種精神令人感動,但卻無法調和“一心救人與自身難保”的矛盾。 購債規模急速擴大,歐洲央行可供調配資金隨之劇烈膨脹。這樣一來,整個經濟體系中的貨幣流通量將水漲船高,通貨膨脹呼之欲出。目前的情況還算穩定。由于歐洲央行同時從銀行吸攬短期存款,緩沖購買債券的影響,流動性失控的局面尚未出現,通脹依然可控。 但是,如果歐洲央行繼續大幅提高購債規模,沖銷的難度也會節節高升,甚至可能需要以更高的利率來吸引銀行存款。提高利率的實質就是采取緊縮措施,這對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歐洲經濟體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貨幣政策顯然不應承受過多負擔,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界限也不應當被混淆。 此外,歐洲央行還必須考慮維護自身信譽,如果盲目增持二線國家的主權債券等資產,則很可能因為這些國家的債務狀況出現惡化而一并落水。手捏質量不佳的主權債券,其自身的財務實力也將受到質疑。 非常規措施本就不應該成為常態,歐洲央行也意識到大肆印鈔已經不是當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了,只有找到新的增長點,才能救歐洲。但是對習慣大手大腳的歐洲各國,緊縮或許比降級更令他們痛苦。遍布街頭的抗議示威就足以證明。 說歐洲經濟得了富貴病一點不為過。富貴病是現代文明社會中人們因生活富裕、養成不良而習慣引發的疾病。如今的歐洲經濟狀況與此如出一轍。大肆印鈔刺激經濟成癮,就好比生活條件富裕后的人們大吃大喝引發一身毛病。央行也該停一下印鈔機了,少發點歐元,或許經濟的復蘇之路還能更順暢些!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