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瑞典國家經濟研究所上個月做的一份調查顯示,今年3月份瑞典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上升為101.8,高于此前的93.5預測指數。自2009年以來,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尤其是南部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整個瑞典面臨著實體經濟遭受沖擊、市場信心持續疲弱、企業倒閉增多等問題,但是不到一年的時間,瑞典的經濟又開始復蘇。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瑞典沒有加入歐元區。也沒有像丹麥一樣將自家的貨幣同歐元實行硬掛鉤。在2009年經濟不景氣時,瑞典克朗自我調節能力強,對歐元曾出現貶值現象。如2009年6月9.26克朗可兌換1歐元,到了2009年12月10.26克朗方可兌換1歐元,僅僅半年的時間,克朗就貶值了10%強。瑞典的貨幣政策有效地控制了瑞典制造業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的下滑。當經濟出現好轉時,克朗的比價開始上調,到了2012年4月,8.84克朗便可兌換1個歐元,這里既有歐元貶值的因素,也有瑞典想維護克朗堅挺地位的因素。瑞典的貨幣政策有力地吸引了外國資本的再次回流,促進了金融市場的良性循環。 第二,瑞典政府從以前的金融危機中汲取了教訓,加強了對政府預算的管理和銀行監管。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瑞典政府開始開放金融市場,導致了銀行業泡沫增大,許多家銀行因不良資產激增而倒閉破產。瑞典政府在這場危機中汲取了經驗教訓,在后來的10多年時間里,與央行一起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和規范的金融風險防范體系,增強了瑞典經濟轉危為安的能力。 第三,瑞典政府實行貨幣緊縮政策,削減部分福利,降低了公共開支。早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學習借鑒瑞典社會管理經驗和“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時,瑞典還是保持了比較清醒的頭腦,開始對它的福利制度進行反思,做到了未雨綢繆。在不影響福利社會制度的情況下,進行了取舍,適當地減少了一些社會福利項目,有效地控制了公共開支,多年來使公共債務一直維持在50%上下,從而減少了政府公共債務風險。 第四,取締遺產稅,刺激了私人企業的發展。瑞典除了“高福利”外還有一個“高稅收”問題。在眾多的稅種中最為苛刻的就是遺產稅,它最高可達98%,致使一些富豪和企業主不堪高稅賦而過早地離開瑞典,遠走他鄉,到不征收或少征收遺產稅的國家生活和開業,造成了政府稅收和資本的嚴重流失。為了擴大私人企業在國內發展的空間和條件,瑞典于2004年取締了遺產稅,取締遺產稅的最大好處是給人們吃了定心丸,不再想方設法去避稅,而是更加專注于擴大投資、擴大再生產,稅務部門的負擔也減輕了很多。事實上,以法律的形式取締遺產稅,既鼓勵了企業主事業的進取心,又減輕了政府在就業方面的壓力,而且還讓許多已經搬到國外去的富豪又回瑞典,施展自己的才華。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