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荷蘭周”活動的一部分,由荷蘭外商投資局主辦的“赴荷投資CEO圓桌會議”4月25日在上海舉行。近年來隨著投資實力和綜合能力的增強,中國企業在歐元區也愈加活躍。荷蘭外商投資局中國事務首席代表紀維德認為,目前中國企業入駐歐洲已呈現出幾大趨勢。“中型出口商走向成熟,其中更多企業考慮在歐洲設立銷售和物流運營基地。此外,在歐洲有規模的中國企業會選擇設立歐洲總部,以便于減少稅務負擔。”紀維德說。 其中,中國企業在歐洲“藍色香蕉”地帶的投資步伐相對更快。“藍色香蕉”地帶,指的是以布魯塞爾為圓心,半徑為500公里的區域。這也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購買力最強的區域,占據了整個歐洲60%的GDP。處在上述區域內的荷蘭,也順勢成為了更多中國企業進駐歐洲市場的門戶。紀維德介紹,從2000年起共有322家中資企業在荷蘭設立運營機構,其中包括華為(微博)、中興、比亞迪、中國工商銀行等。僅2011年,就有30家中國企業落戶荷蘭,產業涵蓋了金融服務業、運輸、農業、貿易等。 在外商投資方面,荷蘭具有較為突出的吸引力。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以及成熟完善的物流系統,構成了荷蘭第一大優勢。根據2009年畢馬威(KMPG)對投資荷蘭的中國企業調查報告顯示,在荷蘭的中國企業家普遍認為荷蘭是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貿易、轉運和物流門戶。尤其在歐洲設立貿易、物流機構和歐洲總部時,荷蘭通常被中資企業優先考慮。 除了港口、物流方面具有競爭力外,荷蘭政府提供的優惠稅收和招商條件,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在此入駐。外籍員工在荷蘭工作期間可以申請按照荷蘭當地70%的標準來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在荷蘭通過研發獲得的利潤可按照5%的所得稅標準繳稅,相比于當地20%到25%的所得稅率顯然優惠不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荷蘭的控股公司收入可以免稅匯給本國,而有鑒于此,不少中國企業已把控股公司轉移至荷蘭。 數據顯示,中荷雙邊經貿發展迅速,年均增長在20%以上。2011年中荷雙邊貿易額達681.5億美元,同比增長21.3%。荷蘭連續9年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僅次于德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