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22日公布的2012年12月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下稱頭寸表)顯示,在對外金融資產中,儲備資產為33879億美元,占對外金融資產的65%,為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 外管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對外金融資產結構有所優化,儲備資產占比下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在2012年新增對外金融資產中,儲備資產貢獻下降至30%,遠低于2004年以來65%的年均貢獻水平。 在對外金融資產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5028億美元,證券投資2406億美元,其他投資10437億美元,儲備資產33879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10%、5%、20%和65%。 統計顯示,受國際國內經濟進入深度轉型階段影響,中國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增幅有所放緩。2012年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51749億美元,對外金融負債34385億美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13%,增速分別回落6個和12個百分點;對外金融凈資產17364億美元,增長3%。 頭寸表顯示,在儲備資產中,外匯占33116億美元,較2011年末的31811億美元上升4%,較2012年3季度的32851億美元上升0.8%。由于2012年頭三季度數據尚未被修訂,因此該比例可能會在公布2013年末頭寸表時發生變化。 近兩年來,中國外匯資產的呈波動狀態,曾一度出現月度或季度環比負增長的現象。例如,2012年6月末,中國外匯資產較2012年一季度末下降了2%。北京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賀力平認為,中國外匯資產在儲備資產中的占比一直很高,是因為中國對外投資私人渠道相對不足,對資本的流出還是存在很多管制,和金融相對不開放有關,長期來看,中國應該是逐漸減少外匯儲備的趨勢。 外匯儲備,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貿易順差、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國際套利資本流入等是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 頭寸表顯示,在對外金融負債中,外國來華直接投資21596億美元,證券投資3364億美元,其他投資9426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負債的63%、10%和27%。 外管局指出,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與大多數新興經濟體類似。對外資產方面,歐美發達國家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資產比重較高,而新興經濟體則更多持有儲備資產,如韓國、俄羅斯、巴西等儲備資產占比超過40%,印度甚至達到73%。對外金融負債方面,主要發達國家證券投資負債比重均超過50%,而俄羅斯、巴西、印度等金磚國家直接投資占比超過30%。 此外,外管局此次還修訂了2011年各季度末的頭寸數據。修訂后,2011年末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存量為19069億美元,較修訂前增加了1027億美元。2012年前三個季度末數據暫未修訂,將在發布2013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的同時公布修訂后的2012年各季度末數據。 國際投資頭寸表是反映特定時點上,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資產和負債存量的統計報表,它與反映交易流量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一起,構成該國家或地區完整的國際賬戶體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