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周三。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任內最后一次出席一連兩天的國會聽證會。這段日子領教過伯南克在言語溝通上一再“變招”的投資者,無不把焦點放于聽證會后的答問環節,看伯南克在退市問題上是否會提供新的 “指引”。 有一點應該留意,伯南克近期予人前言不對后語之感,但不論上月提及年底前縮減購債規模、明年中結束QE,還是上周強調政策有必要保持極度寬松,前提都是美國經濟數據跟美聯儲的評估大致吻合。與其依*“讀心術”猜度伯南克意圖,投資者不如認真看看美國的經濟統計。 有兩件事值得特別一提:一,多家大行近日相繼調低美國第二季GDP增長預測,而且數字出奇地一致。美銀美林、巴克萊和摩根大通在最新修訂中,不約而同把美國次季GDP增幅降至僅1%水平;二、中國官方經濟統計經常被指滿布水分,但美國的經濟增長、通脹、就業等官方數據,不見得就能準確無誤地反映實況;多參考不同行業獨立發布的營運數字,對投資者更全面、真實地掌握美國經濟面貌不無助益。 這陣子,市場熱烈討論“李克強經濟學”,以及由《經濟學人》編制的“李克強指數”。讀者當然知道, 那是根據在李氏眼中較GDP更具參考價值的三項指標——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銀行貸款——編制而成的綜合指數。 上述指標由于較難“滲水”,是故被普遍認為足以更真更快地反映內地經濟表現。 按照這個概念,美國一些由各行各業發表的非官方統計,比如海陸空貨運量、房屋建設等,皆有不容忽視的參考作用;在業界營運數據之間相互對照,更不難發現在官方指標中未必能察覺的經濟訊息。 老畢近日便看到美國陸路貨運數據與房產和能源市場之間可能存在的密切關系。美國貨車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 ATA) 5月份貨運量按年上升6.7%,升幅非但為2011年12月以來最大,貨運活動且為有紀錄以來最蓬勃。ATA把數據強勁歸因于二大原因,一為房屋建設持續復蘇,另一則為頁巖油氣開采欣欣向榮,其主要技術水力壓裂法需要使用大量水和沙,帶動與能源相關的運輸活動大幅上升。 另一邊廂,根據美國鐵路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 AAR)截至7月11日一周的統計,貨運量按年上升2%;今年首27周按年增長更只有0.9%。 AAR數據雖沒有ATA那么靚,但與能源相關的鐵路貨運項目,比如石油和成品油,較去年同期激增36%。 不難想像,若撇除能源,兩大陸路貨運增長勢頭必然大打折扣,當中鐵路貨運錄得負增長,更不足為奇。倘若連房屋建設的貢獻也抽走,美國陸路運輸表現更加失色,不言而喻。 全國住屋建造商協會(NAHB)本周公布,7月份建造商信心指數處于七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從6月的51升至57。 這項指標與ATA和AAR貨運量反映的狀況,完全接得上軌,但有一點十分有趣,在建造商對樓市前景越來越樂觀之際,股市投資者卻似乎不敢茍同,美股今年以來上升二成,但標普住屋建造股指數卻遠遠跟不上。可見,自美國樓市于2005/06年見頂以來,NAHB住屋建造商信心指數,大部分時間與標普住屋建造股指數同上同下,但過去數月各走各路,業界信心持續上升,股價卻背道而馳。且看情況發展下去,到底是股價反彈趕上信心,抑或信心下跌“追”上股價,令兩者走勢再度趨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