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萬不要忘記了中國經濟現在的總量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拉動作用,“全球經濟要根本性地走出低利率,需要中國經濟成功實現消費轉型,把更多收入轉化成為消費而非儲蓄,從而消除全球經濟的過剩儲蓄”。這個目標道阻且長,所以,錢緊是短期的,長期并不然。 剛好在一個月之前,也就是7月18日的時候,我在專欄中回答過一個問題,有人問,在美聯儲的加息問題上,耶倫到底是一意孤行還是邊走邊看?我說,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答案卻很簡單,當然是邊走邊看!耶倫是這樣,耶倫連任也會這樣,而耶倫不連任的話,她的繼任者也會是這樣。 這種邊走邊看的做法,在外界看起來就是猶猶豫豫,好似沒有主心骨,但是可能對于美國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國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自身及外部世界經濟的影響來說,在加息或者縮表這兩件事情上,美聯儲的委員們多猶豫一下其實是件好事。 一周以前,就有報道稱,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埃文斯表示,美聯儲可能在9月份舉行的政策會議上暫不加息,埃文斯認為美聯儲應十分謹慎地評估未來的利率行動,他和其他決策者都表達了對美聯儲在近期通脹率疲弱的情況下繼續加息的擔憂,因此美聯儲可能會等到12月再上調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屆時會有更多數據出爐,以反映經濟在朝美聯儲設定的2%通脹目標移動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進展。 埃文斯還強調說,盡管美聯儲采取了加息舉措,但仍在實行寬松貨幣政策。 而剛剛公布的美聯儲7月的議息會議紀要告訴我們,埃文斯以上的表態完全是官方意見。7月25-26日的會議紀要顯示,最后“多數更傾向于推遲到下次會議再做出這個決定,同時收集更多關于經濟前景和可能影響金融市場的動向的信息”。 央行的貨幣政策制定是最專業的工作之一,外界很難有機會看到其中的奧秘,難得美聯儲有會議紀要這個東西,可以讓市場好好學習政策制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們來看看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出來的細節,“部分與會者……評論說,(貨幣政策)委員會在當前環境下等得起,可以在決定何時進一步上調聯邦基金利率這件事上保持耐心。他們認為,在新的信息證實近期的低通脹讀數不可能持續之前,不應進一步調整利率。”同時,其他人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警告稱,“推遲逐步消除政策寬松度的步伐,可能導致通脹水平超過委員會的目標值,這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逆轉。” 所以我們知道了,美聯儲的集體決策最后是怎么來的,猶猶豫豫的原因就是意見不統一,而不統一的結果就是再走一步再看一步。目前綜合各方的信息來看,不僅美聯儲在9月份加息概率變得非常之小,甚至在今年12月加息也可能再推遲,還有就是原來說的可能在9月份縮表的概率也在發生變化,美聯儲內部對何時開始縮表也一樣是意見不一。 還是上面我說過的那句話,無論什么原因,美聯儲在繼續加息或者縮表上的猶猶豫豫,對于我們來說是件好事情。而美聯儲猶猶豫豫的根源,還是美國經濟情況的穩定性,以及通脹情況的走向,也就是說,美聯儲的猶豫,根本上來說還是數據不支持,或者說沒有那么強烈的支持。所以,貨幣政策的制定,并不在于貨幣政策制定者的鷹派思維或者是鴿派思想,關鍵還是數據決定一切。 自2015年底啟動加息周期以來,美聯儲一共加息4次,每次0.25%,今年已經在3月和6月加息一次。美聯儲7月的議息會議紀要公布之后,市場預計的概率變化是這樣的,美聯儲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加息的概率降到零,甚至出現4.1%的降息可能,美聯儲在今年內不再加息的概率上升到了58%,而從現在起到明年6月,美聯儲只有64%的可能只加息一次。 這樣的速度對于美國和中國經濟而言都是好事,再重復一遍我一個月前寫過的觀點,“誰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加息也得看中國經濟增長!” “所有的鷹或者鴿都不是想鷹就鷹、想鴿就鴿的,他們都會遇到很大的約束條件,而這個條件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國自己的經濟數據,包括就業數據、通脹數據、經濟增長數據,但是從更深層次上來講,任誰當美聯儲主席,約束他的言論和行動的,其實還有中國的經濟數據。” 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忘記了中國經濟現在的總量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拉動作用,“全球經濟要根本性地走出低利率,需要中國經濟成功實現消費轉型,把更多收入轉化成為消費而非儲蓄,從而消除全球經濟的過剩儲蓄”。這個目標道阻且長,所以,錢緊是短期的,長期并不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