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研判
|
一、前言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幾乎每年都是前高后低,上半年樂觀,年中時突然放緩。美聯儲在夏末秋初緊急出招,年底左右經濟狀況和市場情緒轉佳,今年可能也不例外。目前,市場對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充滿期待,但美聯儲是否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以及何時推出,都是未知數。 市場人士為何青睞新一輪量化寬松?美聯儲為何要推行量化寬松?曾經的QE、QE2,目的是通過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壓低長期利率,借此提振美國經濟,特別是避免通貨緊縮,并降低令美國政府頭疼不已的高失業率。兩次量化寬松政策,尤其是第二次量化寬松,基本上可以理解為美聯儲為了美國經濟復蘇所作的最后努力,最終的結果是美元貶值、泛濫,國際市場匯率波動,資產泡沫加劇等,但在此過程中,美國經濟得以逐步恢復,尤其失業率逐步降低。在國際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美國經濟得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兩次量化寬松政策推出真正達到了設計者的初衷,美國也在此過程中嘗到了甜頭,這也是為何市場如此期待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原因。 二、美國經濟陷入惡化 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持續好轉,失業率一度降至8.1%,創出近幾年的新低。但6月以后,美國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就業增加明顯減少,失業率回升,其它各項經濟數據良莠不齊,多數陷入萎縮或停滯,顯示經濟增速放緩。與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6月開會時相比,美國經濟環境出現了明顯的惡化,甚至存在再次衰退的風險,這也重燃市場人士對于第三輪量化寬松的期待。 經濟數據方面,6月份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示不只新增就業崗位增長疲弱,失業率也不降反升,小幅回升至8.2%的水平。至此,第二季度美國非農就業崗位的月均新增數量僅為7.5萬個,遠低于第一季度22.6萬個的表現,這也預示著美國經濟狀況開始走向衰弱。而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16.3萬人,預期增長10.0萬人,6月非農就業人數修正后為增長6.4萬人,初值為增長8.0萬人;但是美國7月失業率走高至8.3%,預期8.2%,盡管非農就業數據轉好,但失業率依然不容樂觀。 在就業數據整體表現不佳的同時,對美國經濟貢獻巨大的消費市場也出現疲軟跡象。最新報告顯示6月份美國零售銷售環比下滑0.5%,遠遜于預期,至此美國零售銷售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為2008年以來最長下滑周期。 而美國此前公布的第二季度GDP數據也顯示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環比增長1.5%,雖然高于此前市場預期,但增幅創下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最低水平,表明美國經濟增速放緩。而該數據是統計的相對來說經濟改善的第二季度,第三個季度各項數據不佳,經濟增速下滑的幾率將上升,不排除第三季度GDP增速陷入停滯的可能。 由于面臨全球經濟增長下滑、需求不振等挑戰,加之近期能源價格走低,美國整體通脹風險已顯著下降,反之通縮風險正逐漸露頭。6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1.7%,與5月份的漲幅持平,較去年9月份時3.9%的漲幅大幅收窄;美國7月季調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意外持平,為連續第四個月未錄得增長,預期上升0.2%。疲軟的數據令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預期升溫,給美聯儲留下了更多政策放松的空間。 綜上所述,代表就業狀況的非農就業報告,代表全國經濟狀況的GDP數據,代表消費市場的零售銷售數據,代表通脹狀況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這些重磅數據無一例外顯示美國經濟形勢的惡化。過去三個月就業增長放緩、零售銷售下滑、通脹水平回落,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停滯等,都給美聯儲決策者敲響了警鐘。 三、美聯儲內部觀點不一,利率會議形式主義 在6月份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美聯儲已經宣布延長“扭轉操作”。接下來的美聯儲的利率會議更像是形式主義,每次利率決議基本無新意。盡管美國經濟持續走低,美聯儲依然是維持超低利率至2014年底,對于第三輪量化政策的態度更是屢屢讓市場失望。 而美聯儲內部對于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立場也不盡相同。盡管美聯儲內部鴿派成員較多,但似乎鷹派代表最近占優勢。頭號人物美聯儲主席基本不明確表明態度,但他在今年2月29日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暫不推行的言論打壓金銀。失去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這個強大的支撐因素,金銀這半年基本維持低位震蕩態勢。 盡管伯南克在近幾次國會作證期間以及最近幾次美聯儲利率決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多次回避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但從其言辭表態中不難看出,作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不減。事實上從美國各項經濟指標來看,美國經濟復蘇進度并未達到正常水平,甚至存在再次衰退的風險。但在當前延長扭轉操作半年的政策刺激下,美聯儲選擇雪藏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但絕非就此封存,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時機。 四、全球貨幣寬松預期整體升溫 歐洲債務危機烽火連天,不僅希臘違約風險未見減少,西班牙銀行危機,意大利債務風險也已顯現,而歐洲央行的不作為,德國的強力阻撓都讓歐債危機短時間內難以解決。此外新興國家增長動力下降,結構性矛盾突出,發展動力不足。201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的政策取向再次趨于一致――重回寬松。歐洲為了啟動增長計劃,新興市場為了避免全球需求疲軟下的風險傳導,極有可能實施寬松政策,但問題是,貨幣、財政雙刺激的空間與2008年相比已經非常有限。但不管寬松的力度如何,都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沖擊。 對于美國,如果全球主要經濟體采取寬松政策,美聯儲一定不會坐視不理,更何況當前美國經濟惡化,下半年還要面對財政懸崖的重要挑戰。如果沒有新的刺激措施,加稅、削減開支等將無法避免,隨時可能將美國再次拉回衰退中。企業看不透經濟展望與需求前景,便選擇推遲投資。沒有新的投資,便沒有新的就業,消費情緒自然低落,明年美國經濟堪憂。若經濟數據依然疲軟,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將增大,但是時機并不確定。 五、第三輪量化寬松是解救美國經濟的政策武器 考慮到明年初美國將出現“財政懸崖”,加之歐債危機蔓延之勢不減,新興經濟體比如中國增速放緩,美國經濟也必然受到波及,而由于總統大選臨近,美國政治陷入僵局,財政政策出現真空,在內憂外患多重壓力下,美國的財政政策幾乎沒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貨幣政策乃唯一的政策武器,所以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只是時間的問題。 六、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時機 關于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何時推出,市場普遍認為將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之后,甚至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因為在大選前,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是要冒一定的政治風險的,有可能會被共和黨指責為替奧巴馬拉票。而此前延長扭轉操作到年底結束,經濟狀況盡管不佳但未到非要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地步。所以在正常情況下,近期美聯儲推行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不過本屆美聯儲核心決策層的特點,就是看見問題隨時出招,哪怕受到政治指責,亦在所不惜。一旦經濟數據,比如非農數據惡化到一定地步,同時歐洲央行率先出手的話,美聯儲隨后出手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七、市場關注焦點 市場目前關注的焦點是全球央行年度會議以及9月初的歐洲央行利率決議,非農就業報告,和美聯儲9月中旬的最新利率決議。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于8月31日于美國杰克遜霍爾舉行的全球央行年度會議發表演講,堪薩斯城聯儲每年8月份都會在杰克遜霍爾舉行一年一度的專題研討會。過去伯南克曾利用在該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的機會向外界傳遞美聯儲即將放松貨幣政策的信號。2010年,伯南克在杰克遜霍爾發表的講話為美聯儲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措施(QE2)鋪平了道路。今年,他的演講有可能為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計劃(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鋪路。去年8月26日伯老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指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兩大實施前提是“經濟動能顯著轉弱”以及“通脹壓力減輕”,而今年的經濟數據基本符合這兩個實施前提。 歐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動也是市場矚目的焦點。在上個月“超級馬里奧”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狠狠涮了市場一次后,本月德國態度放緩,默克爾也發表捍衛歐元區的強悍言論,這令市場對9月份歐洲央行推出新的拯救措施充滿期待。如果歐洲央行在此次會議上出臺新的措施挽救歐債危機,美聯儲后市采取行動的可能性亦將加大。 9月7日美國8月份的非農就業報告將公布,如果失業率依然保持在8.3%以上,就業人口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倒退的情況下,也都會推升市場對于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 九月中旬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也會給甚囂塵上的“九月份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傳言一個終極定論。個人認為只要大環境不發生嚴重惡化,美聯儲依然會老調重彈,維持超低利率,繼續扭轉操作,不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但有可能在口風上松口,或推出變相的經濟措施。美聯儲大概率會靜靜等待美國大選結果,然后和美國國會共同面對財政懸崖的挑戰,屆時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遠遠高于九月份。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