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1日凌晨消息,周二,全球銅供應局面的持續改善增加了投資者對供應過剩可能的擔憂,對銅價造成了明顯的壓制,另一方面,圍繞美聯儲是否以及何時會開始對資產采購項目規模進行縮減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投資者不愿意在即將召開的聯儲決策會議之前進行投注,雖然有利好的中國經濟數據所暗示的銅需求前景對價格的支持作用,不過倫敦期銅合約價格還是在內環交易中小跌收于每噸7170美元。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基準銅合約周二內環交易中收于每噸7170美元,相比周一收盤價每噸7196美元下跌了約0.36%。相比6月時候出現的三年低位,銅價已經有超過8%的漲幅,不過2013年以來還是有接近10%的下跌走勢。 庫存數據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注冊倉庫的近期銅庫存為588475噸,相比8月時候565500噸的低位增長了超過2萬噸。庫存的增長趨勢也使得投資者相信,銅市場的供應盈余還在進一步擴大當中。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尼古拉斯-斯諾登(Nicholas Snowdon)指出,“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更加明顯的供應盈余狀態,但是從來自中國的短期數據來看,中國的需求會在第三季度中有相比預期更高的表現。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認為,在進入第四季度的時候,中國的狀況也會偏向弱勢。” 此外,美聯儲可能很快減少貨幣刺激項目力度的市場預期也是銅價受到壓制的一個原因。聯儲之前曾多次表示,只要美國經濟的復蘇狀況符合預期,將會在2013年之內就減少每個月850億美元的資產采購項目規模。美聯儲的最近一次決策會議將是在9月17日和18日,這也是2013年內的倒數第三次決策例會。 除了市場對供應過剩以及聯儲決策的擔憂,敘利亞形勢的發展對銅價表現也有一定程度影響。報道稱敘利亞政府已經接受俄羅斯的建議,希望將化學武器移交給國際社會管理,從而避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發動軍事打擊。這使得投資者相信,敘利亞危機升級的緊迫性可能已經趨向淡化——政治動蕩局面的緩解通常會提高投資者對金屬等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胃口,對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期貨合約價格會有推動作用。 中國經濟數據方面,周二的官方數據顯示,8月工業產值有10.4%的年化增長,超過了9.9%的市場預期;同月的零售銷售額增幅高達13.4%,也好于經濟學家的平均預期。占據全球40%銅消費量的中國,過去一段時間中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也是造成銅價下挫的主要原因。趨向穩定的增長勢頭也使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一段時間基礎金屬需求的前景得到了提升。 其他金屬價格方面,三個月鋁周二跌0.39%,收于每噸1798美元;金屬鋅收于每噸1876美元,跌幅是0.58%;鉛每噸2137美元,周二的跌幅是0.56%;錫跌0.44%,收于每噸22825美元;鎳收于每噸13740美元,跌幅是1.29%。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