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全球特大型銀行同意改寫價值數萬億美元的金融協議,此時正值全球銀行業面臨來自監管方的壓力,進而不得不做出回應、以確保自身能夠在倒閉的同時避免拖垮全球經濟。 上述金融協議有助于改善全球金融系統、治理證券融資轉賬和衍生品交易的運作。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在周四(11月12日)發布的一份聲明里指出,上述最新協議由ISDA和另外三家行業組織擬定,將允許簽約銀行在一家銀行倒閉之后一段時期保持完好無損。 上述金融協議的目的在于,防范2008年那樣的雷曼兄弟破產亂局重演——當時導致全球經濟嚴重下滑。該協議將完善監管方在化解銀行業太大而不能倒這一問題,這樣的問題銀行包括金融穩定性委員會(FSB)本周(11月14日當周)稍早所宣布的總吸收損失能力(TLAC)規則。G20集團領導人將在未來一周舉行的首腦峰會上背書認可相關的TLAC規則。 倫敦Linklaters LLP資本市場律師Doug Shaw指出,相關的金融協議完全關乎銀行業大而不能倒和系統性風險、并放棄了現存權利,這樣一來,簽署協議的實體銀行若面臨對手方可能步入清算緩解,那它們自己實際上并不會獲得太大的回報,這或多或少都像一條單行道。 解決機制 各大銀行簽署修訂版草案協議,并同意,一旦銀行在所屬國家的銀行必須關閉時,遵守相應的清算機制。雷曼兄弟倒閉的影響被放大,其破產的代價也有所上升,因為雷曼兄弟的對手銀行在其破產初期就結束證券融資、信貸轉賬和衍生品交易,并掌握抵押品來支持其合同。 金融穩定性委員會認為,全球性銀行在草案協議里將范圍擴展至證券融資轉賬意味著,超過5600億美元的跨境證券融資活動將會受到涉事銀行所屬國家管轄。 Doug Shaw認為,2014年11月份所簽署的協議已經涵蓋了部分衍生品合同,那份協議被最新版融資協議取而代之。新版協議涉及21家銀行,其中包括富國銀行、意大利裕信銀行和荷蘭國際集團(ING)等新面孔,而2014年舊版協議僅有18家成員銀行。 ISDA首席執行官Scott O'Malia在聲明中指出,新草案協議涵蓋了更加寬廣的金融合同,進一步降低銀行清算觸發融資合同混亂的風險;其目的在于,實現擴大合同監管范圍、以支持跨境清算并強化系統穩定性。 ISDA的聲明顯示,ISDA和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證券借貸協會(ISLA)、以及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SIFMA)協作,探索對證券融資合同的要求。 Doug Shaw稱,以英國審慎監管局(PRA)為首的眾多監管方正計劃對那些在合同里寫入了PRA的銀行實施自己的監管要求,至于相關對手銀行的業務屬性則沒那么重要,尚在籌劃之中的相關規則僅僅包括早期的合同終止問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