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月1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增幅為6.9%,為25年來最低,重新燃起了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健康狀況的憂慮。 具體數據顯示,中國第四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年率增長6.8%,預期增長6.9%,前值增長6.9%;中國第四季度GDP季率增長1.6,預期增長1.8%,前值增長1.8%;中國2015年全年GDP年率增長6.9%,預期增長6.9%,前值增長7.3%。 摩根大通(JP Morgan)亞洲新興經濟體首席經濟學家賈漢吉爾·阿齊茲(Jahangir Aziz)指出,此次數據不錯。過去三年中國當局一直放緩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料仍將下滑。 他指出,去年8月,市場存在中國經濟增長或直線下滑的憂慮。中國當局沒有實施任何政策支持。目前情況已大有不同。 他并稱,中國年度經濟增長率將更逼近6.5%,其當局將實施更多政策支持。過去兩個月中國政策設定已有所改變,料不會再出現去年的局勢。 在上周六(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幕式上,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大約7%的增速,其中服務業貢獻了大約一半的經濟總產值。 為應對經濟增長放緩,中國決策者們已實施一系列寬松措施,包括數次降息和降準等。分析師們預計,中國央行將進一步寬松,以提振下滑的經濟增長率。 不過一如往常,部分分析師對此次數據的真實性存疑。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在此次數據公布前表示,中國統計數據并不是非常準確。從第四季度來看,電力表現更加消極,去年房屋開工下跌約14%,經濟中近一半板塊表現消極。中國經濟增幅并不大,可能并未陷入衰退境地,但可能沒有達到6%-7%的增長率。 不過摩根大通的阿齊茲認為,其他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逐步增長。 舉例來說,中國12月零售銷售年率增長11.1%,盡管預期增長11.3%。 他指出,若從其他服務業板塊來看,醫療、教育和金融服務等,在去年上半年融資崩潰后,金融服務業的確臭名昭著,但從保險和銀行凈利潤率來看,并不認為需過于嚴苛,但需尋找經濟中新的增長板塊。 其他經濟學家的立場則更加中立。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庫伊斯(Louis Kuijs)指出,中國經濟增長仍具有兩面性。下滑的房地產建筑及疲軟的出口持續拖累經濟增長和工業價格,特別是重工業。 牛津經濟研究院預計2015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3%。 庫伊斯認為,與此同時,消費持續強勁增長,受薪資大幅增長提振。支撐了輕工業和服務業板塊,這兩個板塊的定價能力遠超過重工業。 并稱,這顯示中國經濟出現了“實質再平衡”。盡管近期中國股市傳聞四起,但沒有跡象顯示將再度暴跌。 庫伊斯預計,中國當局將2016年增長目標設定為6.5%,并再度降息、降準和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等。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