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1日訊 加拿大擁有一些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該國不久前宣布,他們已經基本清理掉了自己全部的黃金儲備,將其轉換為“容易交易的”資產。 當然,正如彭博視點的文章所指出的,那么多黃金也不是一朝一夕賣完的。1955年的時候,加拿大有1088噸黃金,2000年時是46噸,而現在只剩下了77盎司。于是,在世界黃金協會匯編的黃金儲備排行當中,加拿大自然也就名列榜尾,排在阿爾巴尼亞、海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布亞新幾內亞這些國家之后。 對此,加拿大的解釋完全是合乎情理的——實體黃金是不可能像政府債券那么方便買賣的。各國和央行和政府如果選擇安全資產,如美國國債,長期回報也要比黃金好很多。不過,解釋是否合理倒不是關鍵,關鍵是——為什么加拿大會賣掉自己的黃金,而其他很多國家還在樂此不疲地繼續持有,甚至增持?畢竟,黃金很久以前就已經喪失了貨幣功能了。 一些國家持有黃金很可能與財政政策方面的考慮全無關系。事實上,他們的這種做法更多是反映了歷史的無形,或者說思維遺產。審視一下哪些國家看重黃金,而哪些國家不看重,我們就會獲得略帶驚奇的發現。那些持有可觀黃金儲備的國家往往都擁有全球性大國歷史,或者至少是曾經努力去追求過這樣的身份。 在2012年發布的一份有趣的研究報告當中,圣克魯茲大學的兩位經濟學家研究了一些數據,發現了黃金儲備與國家精神傳統之間的這番奇妙關系。那些曾經是超級大國——以歷史而論就是曾經的帝國——的國家往往更看重黃金,尤其是那些現在和過去的關鍵貨幣提供者。 美國的黃金儲備當仁不讓地排名第一,他們哪怕到現在還依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重要儲備貨幣的發行者。不過,這種模式卻可以追溯到更加久遠之前。荷蘭在十七世紀曾經是個超級帝國,但是很久之前就已經失去了這榮耀的身份。不管怎樣,荷蘭的黃金儲備是全球第十大,盡管這個國家的人口只有1700萬。 今日的黃金更多是負載了一些心理和文化的價值今日的黃金更多是負載了一些心理和文化的價值 葡萄牙也曾經是一個領土從巴西延伸到安哥拉再到澳門的帝國,他們現在有382噸黃金,而人口比荷蘭還少,只有大約1100萬。歷史上其他著名帝國血統的傳承者德國、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和英國,黃金儲備都在全球前二十之列。 事實上,這還不僅僅限于歐洲,曾經試圖征服整個太平洋,后來一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在黃金儲量上排名全球第九。 那些歷史上并沒有過什么帝國履歷或者多大野心的歐洲國家,對于黃金一般就沒多大興趣。比如,芬蘭的黃金儲備目前就與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在一個水平線上。愛爾蘭甚至更少,介于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這些國家很長時間內都一直生活在更強大的帝國的陰影下,往往都有被這些強大鄰居征服的歷史。 不過,二十強里還是有些新來者的。正如報告所指出的,兩個不斷成長的新興市場大國成為黃金大國也是必然的發展——中國目前排名第六,擁有1762噸,印度排名第十一,557噸。 報告解釋說,中國和印度的黃金儲備都是與他們的經濟實力同步飛速增長的。換言之,他們也信奉如果想成為重量級國家,就必須有足夠的重量級金屬的秘訣。 再說回到加拿大。這個國家曾經是帝國的玩具,而自己從來沒有過什么帝國的心思。這個國家的政治家們不可能覺得他們需要一些黃金來證明自己的國家多偉大。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