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際銅價自去年12月末以來上漲近4%,有望實現2014年中以來唯一一個季度漲幅,但國際市場卻對銅的后市感到悲觀。 盡管近期銅價受礦商減產跡象激勵反彈,但等式的另一方--需求卻未見多大改善。從CRU Group到巴克萊(Barclay),不少機構的分析師都預測銅價將下跌,基金經理也已壓縮看漲倉位。 倫敦金屬研究機構CRU表示,作為全球最大銅買家,中國需求增速預計將降至10年來最低,并且沒有足夠胃口消化過去幾個月來市場上累積的過剩供應。 CRU銅研究主管Vanessa Davidson稱,“中國銅庫存水平很高,我們不認為真正的終端需求高到有能力消化所有庫存,我們應該預期還有一次觸底過程。” 在人民幣貶值預期提升下,交易員把資金投向美元計價資產,帶動上海期貨交易所追蹤的銅庫存逼近紀錄最高水平。此外,套利機會的出現也導致銅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追蹤的倉庫流向中國倉庫。 此外,投資者還日益擔心美元恢復上漲將有損大宗商品作為替代資產的需求。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布的數據,截至3月22日一周,基金管理人持有的美國銅期貨與期權凈多頭倉位下降4.4%至23011張合約。 據巴克萊3月28日發出的報告顯示,該行預測倫敦銅價將從上周的每噸4945美元最低跌至4000美元左右。巴克萊稱,由于投資者爭相退出,大宗商品價格有大幅下降之虞。 CRU預測,由于房地產業需求減弱,今年中國銅消費量增速將降至2006年來最低水平0.6%,去年增長3.8%。該機構下周將在圣地亞哥主持召開一個有關銅的會議。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