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打開,2016年,現代的戰爭并不再是坦克和航空母艦,而是金融。美國不愿中國變大變強,這種權力的爭斗正在導致金融戰爭;并且正如所有的戰爭一樣,總會有許多傷亡產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是金融的戰爭。 在過去的幾個月之內,我們看到了兩個國家之間多次的"交火": 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最大的銀行之一中國銀行宣布了法律管轄權。中國發起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個銀行由多個國家組成,旨在同西方主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競爭。 美國把中國最大的通信公司之一中興列入了黑名單,不允許任何美國公司與中興產生業務往來。 中國一直在迅速擴展其全球支付網絡,UnionPay將會變成西方支付系統Maestro, Visa和Mastercard等的直接競爭對手。 并且不要忘了,中國可以在任何時候釋放其金融核武--拋售大量的數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券,這都會引發美元的危機。 這真是很悲哀的事情,因為美國政府的每個行動都只會讓沖突進一步惡化…而中國人肯定會如法炮制。 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發起的方式,并且這第三次世界大戰是金融的戰爭。 美國稱霸世界主要依*美元霸權: 所謂的美元霸權是用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力量保證世界大部分產油國開采的石油外賣的時候必須收取美元。只能以美元結算。比如伊拉克的薩達姆當時想用歐元結算,直接被美國出兵滅了,扶持一個愿意聽話的總統上來。 這次的出兵,包括美國親密的盟友歐洲都反對,在聯合國就沒通過,但是美國還是要出兵了。完全沒有把聯合國當成一回事。 美國為什么要這么干?那是因為工業時代所有國家都離不開石油。如果想采購石油,那么你必須先有美元。你的美元從哪里來呢?免費給美國送上你國人民辛苦生產的產品和開采的資源換取。 美國只要維持住美元霸權,那么就可以從世界免費的得到吃喝。這樣的日子誰不想要,請舉手。 下一步如何才能保持住這樣的日子才是美國操心的事情。 保住美元霸權主要要保住兩點: 第一,不能讓任何人動搖主要產油國賣出石油拒絕使用美元,誰拒絕就滅誰。 第二,美國要保持世界上絕絕對的軍事第一的實力,要和軍事第二的軍事實力要拉開超級大的距離。不然世界軍事第二和第三聯合起來反對它,它估計沒脾氣了。 為了達到第一點,那么第二點就是要保證美國的經濟體總體實力要絕對的遠遠超越世界第二經濟體。因為軍事強大是依*資金來支撐,沒資金支撐個毛。 于是美國無時無刻的不在查看世界上那個國家或者地域的經濟總量要超越自己,要挑戰自己,一旦發現就對其發動金融戰。讓其變成失敗國或者失敗地域。 既然說到美國無時無刻的不在找目標發動金融戰,那么就要了解什么是金融戰,美國如何發動金融戰? 時光機回顧1997: 我們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美國金融戰攻擊的例子來回顧一下,讓大家了解金融戰是如何發生和運作的。 當初的亞洲四小龍玩的是風生水起。結果一場金融風暴就讓除了香港之外的其余的三個小龍銷聲匿跡到了現在。 當時是亞洲各個國家貨幣瘋狂貶值。引發了外資以及國內的資本逃離亞洲。 亞洲各個國家經濟上短期內缺少資金,造成了實體經濟短期嚴重缺血。以及外匯儲備大幅減少,無法進行國際貿易。引起經濟衰退,形成了亞洲金融風暴。 具體過程是最早引起金融風暴是從泰國開始的,而泰國在97年之前一直被索羅斯等金融大鱷布局,早早的把國際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泰國。 到97年的時候,成功游說泰國開放匯率管制。放開匯率由市場決定漲跌。當匯率放開后,這些國際大資本瘋狂賣出自己持有的泰銖,換成美元。 國際資本逃離的時候引發了泰銖的貶值,泰銖貶值導致了泰國本國的資本持有人為了防止自己持有的泰銖貶值造成自己的資產縮水,也瘋狂賣出泰銖換成美元,從泰國逃離。 于是加大泰銖貶值,于是更瘋狂的引起各種資本從泰國逃離。泰國實體經濟短時間內嚴重缺少資金,陷入經濟危機。同時泰國的經濟動蕩,引發了東南亞整個地區的經濟動蕩。 于是大量國際資本以及東南亞的各國國內資本也瘋狂賣出自己國家的貨幣換成美元。東南亞各國也陷入經濟危機。然后東南亞經濟經濟危機也引發了整個亞洲的經濟出現動蕩。于是整個亞洲的國際資本也恐慌逃離,于是亞洲各國的匯率大幅貶值。再于是引發了亞洲各國國內資本也瘋狂逃離 亞洲各個國家缺少資金,實體經濟缺少血液,經濟開始陷入衰退。爆發了初期的亞洲經濟危機。 在爆發亞洲經濟危機后,各個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印鈔補充自己國內資本的流動性。減少經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 保住實體經濟的工廠等等不倒閉,那么等恐慌過去后,自己國家實體經濟沒問題,那么本國貨幣就不會再莫名其妙的貶值,那么資本就不會繼續出逃。這一些列措施起到了效果,實體經濟工廠倒閉減緩,資本已經不在恐慌逃跑。 眼看1997年爆發的亞洲的經濟危機在1998年初企穩,不再爆發。但是這個時候,美國的各大評級機構突然冒出來,下調了亞洲幾個主要國家的經濟指標。做出了預估這些主要國家在經濟危機后,實體經濟將會長期衰退,必須要下調這些國家的經濟指標。 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亞洲資本的恐慌,于是資金再一次瘋狂出逃。亞洲各國的匯率再一次大貶值。于是貶值又造成了資本的更瘋狂出逃,賣出本國貨幣,換成美元持有。這個時候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進入了深淵,印鈔也不管用。不論印鈔多少,最后統統都被拿去換成美元持有。 印鈔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國內實體經濟流動性,結果國內實體經濟流動性沒有得到補充,卻因為印鈔,貨幣突然增多,更加貶值,于是資本更加恐慌。同時各國國內資本流動性空前多了起來,于是更多大量實體工廠,房地產由于市場資本充足有人接手,更容易被賣出,拿著大量的本國貨幣從各國央行換成了美元逃離。 于是這個時候更大的資本的不斷出逃造成了本國外匯儲備美元被洗劫一空。沒有了外匯儲備就無法在國際上進行采購和貿易。于是亞洲經濟雪上加霜,徹底倒退。亞洲當時最牛b和富有的四小龍,除了香港其余的徹底從全球經濟中心消失。 尤其當時的四小龍之一的臺灣,金融風暴后至今沒能緩過力氣。被中國大陸過去旅游的人整日嘲笑,說人家破爛的還不如比如大陸的二三線城鎮。大家可以想象從1997年到現在人家一直缺錢,房地產,道路什么的都沒能力翻新,至于大量的新建道路什么的更不可能了,至今還是17年前的景象。 和你大陸這十幾年瘋狂的發展修建大量的嶄新的基礎設施相比較,自然是顯得古老一點了。 這里要提一下的就是為什么亞洲金融風暴如此瘋狂,中國大陸以及中國香港沒有受到巨大的波及,尤其是當時的完全開放的亞洲四小龍的香港,居然也沒有受到波及? 這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中國大陸當時匯率管制沒有放開,不論多少國際大資本從中國逃離都不會引起人民幣的匯率波動。 所以在亞洲進入金融風暴初期的時候中國大陸除了部分國際資本逃離外,中國國內資本幾乎沒有人反應過來,還沒意識到亞洲進入了金融危機,導致大陸國內資本根本就沒有任何恐慌。所以中國大陸根本就沒有出現實體經濟失血的狀況。 這也導致了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大陸當時的外匯儲備美元就根本沒有出現減少。在香港被金融危機波及的時候,大陸調撥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美元進入香港。 于是香港作為國際性都市,外匯沒有出現短缺,對外各種貿易照常進行,從而躲過了經濟危機。同時由于大量的港元從香港換成了美元逃離,但是大陸調撥的更多的美元又再一次的進入香港,導致港元匯率沒有出現大幅貶值。徹底遏制住了持有港元資本的恐慌,也減緩了逃離,港股和香港房地產也沒有持續暴跌。 香港實體經濟也只是在初期缺少資金,中后期再也沒有明顯的缺少資金。股市也是初期下跌,后期基本上也沒下跌了。 亞洲經濟危機也導致了國際大鱷索羅斯這些資本家,直接栽倒在香港市場。虧的一塌糊涂,最后不得已才灑淚揮別香港,離開亞洲,終于停止了在亞洲的金融攻擊。這才結束了亞洲的金融風暴。 這些國家大鱷是怎么虧的呢?他們虧在了港元沒貶值,港股沒下跌上。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自然有期貨這個玩意。所謂的期貨就是可以雙向操作的,拿出一百億做空然后獲利。如果市場后期走向不是下跌,而是上漲。那么自己就會虧的爹媽不認。因為期貨市場是有杠桿的,利用杠桿賺了一億能賺伍佰億。虧了,那么一億本錢,卻虧了五百億。{這只是為了簡單能描述清楚做的比喻,實際效果差不多是這樣} 他們瘋狂賣出做空,然后利用杠桿獲取暴利。結果子彈不夠,沒有大陸提供過來做多的資金多。在香港做空不成,于是虧的哭著離開了。 通過上面的回顧,大家知道了所謂的金融戰就是匯率戰,目的是洗劫富裕了有錢了的各個國家美元。等把你洗劫干凈了,你想在國際上進行貿易,那么重新送商品和資源給美國換取美國印刷機印刷的美元。 同時金融戰也是一種通過貨幣進行的財富轉移戰。比如通過金融戰把中國的各種資產通過人民幣換成了美元這個過程,也等于把中國的財富轉移成為了美元主要持有國美國的財富。 也同時通過金融戰洗劫后你國內經濟衰退,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這個時候國際大資本持有美元重新進入你國內廉價收購你的資產。于是,你的剩余的國內資產資本也稀里糊涂的就變成了別人的了。 被金融攻擊過的國家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幾十年也是常見的事情。 但是匯率戰的前提是被洗劫的國家要放開匯率管制,如果不放開匯率管制,那么匯率戰就無法施展和實施,就無法對別國合法搶劫。所以美國每年都有一個對世界各個國家是否定義成匯率操控國的評估。目的就是迫使你放開匯率管制。就是因為1997年中國的匯率還是管制沒有放開,才導致了亞洲金融風暴,中國逃脫,從而讓放開匯率管制的香港也逃脫。 其實當時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還很不怎么樣,人家進行金融戰完全就不是針對中國大陸,只不過他們大意的忽略了,香港當年回歸了中國。最后中國大陸等于加入了金融阻擊戰。可是面對一個匯率完全沒放開的中國大陸。金融攻擊最后功虧一簣栽倒在香港大門前面。 所以匯率國評估,是美國的一種金融武器。如果你沒放開,那么就會定義你為了匯率操控國,你就是專制,就是不自由,就是萬惡不赦。就要對你進行制裁。所謂的制裁也就是阻止各國與你進行國際貿易。被制裁的國家最后都變成朝鮮那個樣子。 匯率戰也就是金融戰想成功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找見的要對其發動金融戰的國家的經濟總量不要超越美國一半的時候,不然人家有足夠的資本,尤其是足夠的外匯儲備抵御這種匯率戰。 所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大資本要不斷的在世界查看那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要超越美國國內經濟總量的一半,在超過之前就立馬要動手。不然后面動手就比較費勁。 中國的優勢:中國是主場作戰,也就是莊家,還可以修改規則,擁有使用不盡的人民幣,可以偷看底牌,也就是傳說中的出老千,總體來說,筆者以為中國的贏面相對比較大,但是中國也有短板,比如大家說的內鬼。 中國在明處,美國在暗處 但是筆者以為,內鬼不是決定性因素,還是曹操的例子,當年里通袁紹的人,算不算曹操的內鬼?曹操沒有將這些內部矛盾上升為敵我矛盾,最后打贏袁紹,這些所謂的內鬼是出了力的,因此曹操最后以燒掉袁紹的書信,來證明自己對大家的信任,所以筆者以為,內鬼問題不大,關鍵是怎么看待這個事,手段要高明,手段啊手段,重要的話說三次。 美國的優勢:中國在明處,美國在暗處,因為中國是莊家,每一把都要賭的,美國則可以選擇進場和不進場。 所以美國在暗處,另外就是美國這一次,是攜多年被中國在金融上戰敗的恥辱,可以說精心準備,加上美國的金融人才,確實比中國多,而且比較厲害,無他,美國現在金融立國,人才都在做金融,筆者的不少奧賽朋友,都在美國那里做操盤手呢。 這場戰爭,筆者看出來了,美國是決心一戰的,無他,很多年的剪羊毛失敗,美國已經吸不到血了,再不吸血補充,美國要完蛋的,所以美國是必須出擊了,另外就是要隨時了解敵情,美國的資金,在中國干了什么,我們要隨時清楚。 如此,則好采取對策。筆者就說這幾點,金融戰是大事,說多了不好,大家就慢慢看戲吧,筆者只說一點,此次大戰,關乎雙方國運,都不能失敗,本人看好美國失敗,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低調,低調,哭一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